在11月13号落幕的珠海航展上,歼20大放异彩,然而印度媒体却嘲讽中国发动机“粗制滥造”,事情真是这样吗?11月8号到13号举办的珠海航展以398亿美元交易额刷新了大家对航展的认知。
除了亮眼的交易成果,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众多先进国产飞机的展示了。
其中歼20的亮相无疑是一大看点。
遥想2016年11月1日,同样在珠海航展,作为我国第五代战斗机的代表,歼20的初次亮相可谓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匆匆一闪就消失不见。
转眼间六年过去了,今年的歼20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已经在我国空军中服役。
歼20飞行员李伟鹏少校就透露:本次参展的歼20已经全部更换为国产发动机,即每架歼20都有“中国心”!强大的实力已经无需在做过多掩饰。
在今年的航展上,歼20首次降落在地面上,大大方方供人观看。
然而就在这时,现场却出现了一个状况:歼20降落后,飞机尾部突然冒起了一股小黑烟,同时还伴随着刺耳的啸叫声。
这种情况令一旁的工作人员连连后退。
难道是歼20出故障了吗?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印度媒体《欧亚时报》就立刻以“中国巨龙病了吗?”为题,大做文章。
声称中国产的发动机“粗制滥造”:歼20不过是炒作的产物,中国的战斗机并没有那么牛!这不,在航展上都出问题,说明这批产品有问题,而且问题已经不断显现啦。
事情难道真的像印度媒体说的那样吗?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
这其实是飞机上的小型辅助发动机Auxiliary Power Unit-APU,学名叫做辅助动力系统,主要是一台迷你燃气涡轮发电机,这是战斗机常见的两部发动机之外的第三发动机,可以理解为“第三心脏”。
在它启动时,燃油处于富油燃烧状态,燃烧产生的气体就会含有大量黑碳颗粒,从表象上看,确实“冒黑烟”了。
APU的历史说起APU,可算是有年头了。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就在他们的Me-262战斗机上装载了APU。
二战之后,波音727客机在1963年将这一技术引入到民用航空。
同期波音较早的KC-135和波音707客机也都装了该装置。
甚至在一些轮船等大型交通工具上,都会有类似的装置。
那么,APU有什么用呢?在飞行过程中,飞机的发动机会提供动力和机身上所需的电力,没啥毛病。
可是当飞机还在跑道上牵引、移动的时候,主发动机可就不那么方便打开了。
毕竟地勤人员那么多,随便一个飞机引擎的作用力,就足以吹翻成年人,就更别提歼20这样2.8马赫的恐怖速度了。
本次珠海航展上的歼20就是考虑到地面上工作人员的安全,才没有直接打开主发动机。
可是在跑道上的飞机仍需要动力提供能量啊,不然像空调这样的系统就要关闭了。
如果光靠机体内部的蓄电池,那肯定不够。
某些民航飞机在地面上等候或者移动时,需要通过外接动力电源来供电,相当于外接个电插头。
但这种设计很明显不适合战斗机的使用。
这种情况下,就正是APU发挥功能的时候了。
APU是机身上相对独立的动力系统,它不像主发动机那么“劲大”,但足以让战斗机或者一些民航客机在“不插插头”的情况下,在地面行动自如。
而且对于火控雷达等电子装置都需要有不依赖主发动机的电力供应,有了APU后,火控雷达系统就更加稳定了。
除此以外,APU还可以为主发动机启动时提供点火等动力。
鉴于其独立运作的而效果,APU在众多机型上都有出现。
美国F-18舰载机是配合航母使用的机型。
航母上空间有限,如果每架飞机还需要配一台拖车,就太不划算了。
于是设计师给它装上了APU,在航母上移动就比较自在了。
至此之后,APU差不多快成了军用飞机的标配。
所以,在很多第五代战机的画面里,会时不时地出现这种黑烟。
F-22在室内启动时,不能轻易使用主发动机,而APU就是绝好的选项了。
这里还专门做了一个管子,功能类似于抽油烟机,专门收集废气。
在F-35的飞机上,APU已经进化成高度综合化的混合动力系统IPP了。
在苏联的苏-34战斗轰炸机上,由于其庞大的身躯,它装载的APU将近有三十千瓦的供电量。
在民航客机上,APU也有广泛的应用。
飞机在起飞前,由APU提供动力,启动主发动机。
降落后,APU再起启动为机体内的空调、供气系统提供动力。
这时主发动机就可以休息了,大大节省了燃油,降低了噪声。
在大型、中型客机上,APU还是一道保命的设备。
当主发动机在空中意外停车时,APU还可以给飞行员提供电力、液压的动力。
否则飞行员将无法操控飞机。
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遇到突发事故,空中客车A320在纽约上空遇到了一群加拿大黑雁,飞机的两个主引擎全被撞坏失去动力。
就在这惊险万分的时刻,空军飞行员出身的沙林博格机长第一时间启动了APU,恢复了对飞机的控制。
最终紧急迫降哈德孙河,全体人员获救,无一人死亡。
由此可见,APU在民航客机上不仅是提升舒适感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