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东方风电东方电气扶贫干部代表杨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3   来源:东方风电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485
核心提示:东方电气扶贫干部代表杨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东方电气派驻昭觉县的挂职副县长杨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杨强


2018年7月,获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优秀挂职干部”称号;

2019年7月,获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优秀挂职干部”称号;

2020年7月,获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优秀挂职干部”称号;

2020年9月,获第四届(2020)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脱贫攻坚·能源扶贫成果——最美先锋战士”称号;

2021年2月25日,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杨强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长期奋战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最前线,坚守初心践行“昭觉不脱贫摘帽,绝不退出战斗”的承诺。挂职期间,他狠抓产业、教育、民生、就业、党建“五位一体”帮扶机制,牵头落实扶贫资金超过1亿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30余项,惠及贫困群众数万人,受到当地群众高度认可,被亲切地称为“家里人”。


杨强:情系彝乡扶真贫



★“老三样”焕发新容颜★


昭觉县特布洛乡特布洛村是东方电气重点帮扶对象。当地农户曾经依靠种植土豆、玉米、荞麦“老三样”过活,189户村民中63户是贫困户,贫困发生率27.3%,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杨强在走村入户中了解到,由于交通不便、产业落后等原因,导致商品、信息流通不畅,当地的优质农产品资源难以转化为商品,当地贫困户无法深度融入市场经济大潮,也就无法享受市场效应带来的财富增长。



2018年,东方电气在特布洛村捐资修建苦荞加工厂,帮助引进龙头企业,通过“乡党政+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一方面通过统一收购特色农业产品,保障农户稳定增收,同时实现部分农户就地就业;另一方面通过由全乡村集体共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参股分红的形式,把产业和消费扶贫的红利分到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户持续分享产业效益。


这种产业扶贫新模式,把当地绿色资源商品化、产业化、品牌化,打通了买和卖之间的障碍,也使山里的“老三样”焕发了新容颜,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在杨强的推动实施下,东方电气帮助昭觉县建设总容量7500KWP的2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每年可带来扶贫收益600余万元,惠及71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097户、22547人;帮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建设扶贫产业园2个、引进专业龙头企业2家,打造了10余项农特产商品;大力开展“订单农业”“以购代捐”,积极帮助拓展销售渠道,通过企业团购、职工自筹等形式累计组织购买农产品价值1713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价值4154万元,促进了当地产业成长、群众增收,提升了贫困群众的市场意识、发展信心。


洛比吉莫是特布洛村的种养殖大户,以前养殖的乌金猪等农特产品,需要送到30多公里外的畜牧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路途远,价格也不稳定。“现在好了,东方电气给我们下了订单,定好了价格,数量上我们能卖多少,他们都能够帮我们销售。”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给像洛比吉莫一样依靠种养殖增收的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依托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东方特惠产业园等产业扶贫项目,东方电气帮助323名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积极牵线搭桥,推荐9名昭觉县贫困大学生和青年到集团所属企业就业;积极开展花椒种植、生态土鸡养殖等技能培训,统筹培训670余人次。


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大凉山长期受到落后的产业水平制约,昭觉县特布洛乡的贫困户始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途径,杨强抓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这个关键,突出产业扶贫的治本作用,把一个个脱贫攻坚的难点,变成通向幸福美好的支点。


★幼教点点燃新希望★


在凉山州,很多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凉山,大人孩子都听不懂普通话。当地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语言关,幼教点是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场所。


201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始推行“一村一幼”政策,在尚未覆盖学前教育资源的行政村和人口较多、居住集中的自然村设立幼教点,推广普通话,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扶贫调研中,杨强了解到,昭觉县部分村的幼教点条件不能满足当地孩子学习的需求。


2018年东方电气集团决定,在昭觉县捐建10座标准化村级幼教点。如今这些幼教点已成为每个村落的亮丽名片,为近500名彝族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学前学普,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从修建好这个幼儿园以后,小朋友们很喜欢来上幼儿园了,因为教学设备也全部完善了,所以教学起来很方便,对孩子说普通话有很大帮助。”这是特布洛村幼教点的老师金威感受到的变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把孩子交到幼教点,这些三、四岁的小娃娃,成为了村子里面每一个家庭新的希望。



此外,在杨强的推动实施下,东方电气在昭觉县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奖教金”、建设“远程教学试点教室”、开展校舍升级改造、教师培训等措施,惠及昭觉全县十余所学校、万余名师生。


“教育扶贫仅仅只依靠国家和省州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东方电气在昭觉县捐助的这些项目,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为昭觉县的学前学普教育事业打牢了基础。”昭觉县教科局局长勒勒曲尔对东方电气在昭觉县实施的教育扶贫项目给出了评价。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通过一座座教室,一项项举措,东方电气扎实做好教育扶贫,为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点燃梦想,点燃希望,点燃未来的无限可能。


★奔小康增添新动能★


清晨的阳光照在阿苏的格泽山和九尼得山的山岗上,唤醒了鸟儿,也唤醒了山脚下的特布洛村。


阳光越过山巅,照射在吉克妞妞家的小院,三个孩子正熟练地打开太阳能热水器,放出热水,一边笑闹着,一边刷牙洗脸。厨房里的吉克妞妞正在用电饼铛烤制荞麦饼,看着院子里笑闹的孩子,她觉得这就是幸福生活的样子。“以前水冷,孩子们都不愿意洗脸洗澡,现在东方电机帮助我们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还帮助我们修建了灶台,孩子们洗脸洗澡就勤了,生活也非常方便。”



刚搬进新家的时候,吉克妞妞家里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挖坑架锅烧火做饭的方式,家里也没有卫生间,更没有热水器。为了创造条件帮助村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2018年,以东方电气党建共建为载体,杨强与东方电气扶贫团队在特布洛村和拉妞村大力实施党建扶贫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支持开展厨卫改造建设,为近百贫困户家庭配备了热水器、改造了卫生间和厨房。


如果说“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工程,“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则是更难攻克的深层次扶贫难关。东方电气以党建为引领,以创造“五洗”条件作为切入点,通过添加必要的厨卫设施和开展卫生家庭评比活动,逐步帮助村民养成好习惯,由物质层面脱贫向精神心理层面脱贫循序渐进地拓展。


在帮扶工作中,杨强组织落实1000万元用于支持连片土坯房改善居住环境,惠及昭觉县41个村、1127户特殊困难人群,帮助贫困群众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为特布洛乡97户贫困户实施厨卫改造和配置客厅三件套,引导推进移风易俗;坚持定期到联系帮扶贫困户走访慰问,把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同时,他坚持以党建共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移风易俗评比表彰”“党员示范户”“党建阵地建设”“圆梦书桌”“青年志愿者”等各类活动,坚定了当地干部群众信心,凝聚了脱贫攻坚合力。


他在原定2年任期结束前,积极克服家中具体困难,主动申请继续挂职,以实际行动兑现了“昭觉不脱贫摘帽,绝不退出战斗”的承诺。疫情期间,他冲在先、干在前,坚持靠前指挥,并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引入扶贫工作,实施“脱贫攻坚挂图作战”,为贫困户脱贫精准“把脉”,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文|刘蕊 冯剑

编辑|茹月 


延伸阅读


东方电气扶贫之“花”


东方电气扶贫人物|贫困户的“家里人”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