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清洁养殖,水上光伏发电……今天上午,通威如东"渔光一体"基地项目经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部门验收通过。
据了解,如东基地一期装机规模10MWp(兆瓦),于2015年12月30日正式并网发电以来,已发电超过1000万度,水下养殖总产量预计在30万斤以上,以"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健康水产品"的全新模式。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采访表示,"通威集团正积极助力"新农业"与"新能源"的创新协同发展。
‘渔光一体’项目,在水上架光伏发电板,每亩每年可输出5万度至10万度电力,相当于每亩每年输出10吨至30吨石油,能有效推动化石能源消耗的减少,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单位面积输出价值。
"刘汉元称,在"渔光一体"项目中,农民可实现从小型、分散的传统养殖业到现代渔业业主化、公司化经营的转换,通威公司会选择光照条件好,成片区域改造。
"一定资源的投入,可以分享水产养殖和光伏发电的双重收益,每亩年产出价值是原来单纯养殖的3-5倍,高的地方可达5-10倍。
"刘汉元介绍,"原来农户水产养殖,一亩可实现3万元至5万元收入,叠加了养殖上的发电后,根据不同地方光照、覆盖比例情况,每亩可增加5万度到10万度电的产出,对于养殖户可成倍提高收入。
这其中运用的自动化养殖技术,原来农户一个人能管理5亩、10亩,现在一个人能管理200亩、300亩,数倍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据了解,通威"渔光一体"项目在成本投入上,每亩投入数十万元,以公司投入为主,有条件的农户及经销商参与投入及分享股权投资收益。
刘汉元称,"当前我国拥有精养鱼塘4500万亩,若将这些鱼塘都改建为"渔光一体"基地,装机总规模可达1200GW(千兆瓦)-1500GW,相当于2015年全国发电装机总量,年发电收入高达1.2万亿-1.5万亿。
除此之外,20-30亩鱼塘水面上的太阳能电站产生1MWp峰值功率,每年由此可节约标煤34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200吨。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表示,"去年我国渔业产量达到6700万吨,现在渔业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向现代渔业过渡的阶段。
渔光一体对于我国渔业来说,属于一个创新项目,渔业和光电两个产业在其中实现双赢。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丨贺华玲编辑丨江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