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装机1600万千瓦的白鹤滩水电站是目前仅次于三峡的全球第二大水电站,常年发电量多年平均发电量约624亿千瓦时,基本相当于2018年成都市全社会用电的总量,单机百万千瓦的机组转一圈就够一个普通家庭使用一个月。
四站联调 洪水不再是“猛兽”那么白鹤滩水电站除了发电,还能做什么呢?这就要从金沙江的水能开发说起,它的理论蕴藏量约为1.2亿千瓦(江源至宜宾段),约占整条长江的44%,全国的17%,是我国13个水电基地中最大的一个。
根据目前的河流规划情况,共规划建设了27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约82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3500亿千瓦时。
金沙江下游(攀枝花至宜宾)河段是云南、四川两省界河,就规划了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个巨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46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
白鹤滩就是这四个巨型电站中最后一个投运也是装机容量最大的一个水电站。
如今金沙江水电四小强集齐,发挥的效益远非单个水电单打独斗能够比拟的。
“水电集群一定会提升整体发电量,目前我们正在联合攻关。
”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党委书记何炜告诉我们,“此外,这四个巨型水电站的联合调度,还可以大大减少弃水。
”白鹤滩水电站总库容206.27亿立方米,防洪库容75亿立方米,相当于525个西湖的容量,白鹤滩水电站的加入使得金沙江下游四座水电站总库容达到458.68亿立方米,防洪库容达到154.93亿立方米,让金沙江下游乃至长江沿岸宜宾、泸州、重庆等城市的防洪标准进一步提升。
“雨量丰沛,装不下的水,那叫洪水,但是有了这么多梯级电站,洪水在我们眼中就变成了宝贵的发电资源。
”何炜非常骄傲,“这种效益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而非线性关系增长的,就像一根筷子好折断,一把筷子折不动。
”控沙有成效 水上高速现雏形长江上游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白鹤滩坝址处多年平均含沙量1.42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悬移质(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多为细沙和黏土颗粒)年输沙量1.849亿吨,推移质(指在水流中沿河底滚动、移动、跳跃或以层移方式运动的泥沙颗粒)年输沙量214万吨。
因此,在加强植被保护、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兴建水利水电工程控制重点产沙区的泥沙输移,是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白鹤滩水库正常蓄水位825米,相应库容约为190亿立方米,在不考虑上游梯级电站拦沙作用的情况下,相应库沙比(水库正常蓄水位相应的水库容积与年输沙量体积之比)为167,死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765米,相应的死库容(死水位以下的库容)约为86亿立方米,相应的库沙比达75。
白鹤滩水库建成后,多年平均出库含沙量预计减少至0.2千克/立方米,比天然情况含沙量降低了86%,对缓解下游溪洛渡、向家坝和三峡梯级水库泥沙问题和河道淤积、改善下游河道通航条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正常蓄水位825米时回水长度约182千米(至乌东德坝址),其中常年回水区全长145千米,变动回水区37千米。
常年回水区淹没52处主要滩险,库区干流以及支流部分河道水深增加、流速减小,为发展库区航运创造了条件。
金沙江攀枝花至宜宾河段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个梯级枢纽建成后,库区常年回水区河段累计长共约612千米,约占全河段的80%。
实施翻坝转运设施后,通过水陆联运,可实现攀枝花——水富全河段上下游水运通道间的联通,结合公路交通建设,形成金沙江下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促进金沙江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