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能源转型的必然规矩(推进能源转型,需要先打破这两道“玻璃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06
核心提示:100多年前,为尽快运出开平矿务局日产量高达300吨的煤矿,清政府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这条铁路的诞生着实经历了一番波折。出版于1924年的《中国铁路史》这样记载:由于对火车功能认识的不足,加上“朝廷禁驶机车”,修建唐胥铁路的奏请最初一度没能通过。直到有人想到了一个“以骡马托载火车”的建议,才让修建铁路的奏请得以获准。这段看似荒诞的轶事却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由于认识误区或观念固化,初衷很好的改革无法实现,一道道“玻璃门”会成为转型道路上的障碍。当下,能源绿色转型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只有挪开“玻

   

100多年前,为尽快运出开平矿务局日产量高达300吨的煤矿,清政府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这条铁路的诞生着实经历了一番波折。
出版于1924年的《中国铁路史》这样记载:由于对火车功能认识的不足,加上“朝廷禁驶机车”,修建唐胥铁路的奏请最初一度没能通过。
直到有人想到了一个“以骡马托载火车”的建议,才让修建铁路的奏请得以获准。
这段看似荒诞的轶事却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由于认识误区或观念固化,初衷很好的改革无法实现,一道道“玻璃门”会成为转型道路上的障碍。
当下,能源绿色转型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只有挪开“玻璃门”,“绿色”“安全”之间的矛盾才有望得到破解。
当下,最典型的“玻璃门”是对新能源绿色价值的误解。
新能源绿色价值有一个更让人耳熟能详的名称——绿色溢价。
2021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一书中,把这个概念解释为“与当前高碳技术的生产成本相比,使用零碳技术的成本提升的比例”。
近两年,由于新能源组件价格走低,清洁能源综合发电成本在部分地区已低于火电,于是不少人就此认为,绿色溢价已为负。
但这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的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特点,决定了新能源消纳需要常规电源为其调节,增加了系统的调节成本。
新增调节资源如抽蓄、储能的建设需要成本,运行也要增加成本,如果加上这些成本,其实绿电并不便宜。
计算绿色溢价不能只看发电成本,其他相关的成本也要算入其中,让人们认识到绿电真正的价值,而不是仅从发电一个环节来评判,产生“绿色电力很便宜”的误解。
另一扇“玻璃门”,是对于节能关注不足。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需要“两条腿走路”,这是全球多国的共同经验。
但一直以来,我国能源转型更偏重在供能端实现绿色化。
当前的能源转型,更多是供给侧推动的转型,还是一种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内生动力不足是最大的隐患,后续可持续性的能源转型需要在能源需求侧下更大的力气,推动需求侧持续性的变革,为能源转型提供内生动力。
当下,能源行业已经把节能与煤炭、石油包括天然气、水力、核能四大能源相提并论,称其为“第五大能源”。
在行动上,不少能源企业通过研发和服务等手段提高能效——国网华北电力等电网企业开展需求侧调节资源开发潜力研究,对电动汽车、电采暖、钢铁行业可调节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研究、评估,支撑后续调节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协鑫等能源企业也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通过探索综合能源服务,提升终端用能效率。
与轰轰烈烈的发电端转型相比,用能端的“动静”还不算大。
李付强认为,“双碳”目标是全社会各行业共同的任务,不能局限于能源系统。
能源系统和电力系统可以是转型的牵头行业,但不应承担全部任务。
尤其是碳中和,单纯依靠能源行业无法完成。
一次能源的清洁化、能源需求侧的清洁化,甚至能源输送、储存、运行过程中的清洁化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能源以外的行业去实现。
正确的认知下,机制构建将会更为顺利,结构优化也会更为科学,三方合力,或将成为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力量。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