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袁斯来编辑 | 苏建勋水电大省四川,现在也缺电了。
8月,极端高温之下,四川全省除攀枝花和凉山的19个市,紧急通知当地企业停止生产6日,放高温假,“让电于民”。
成都多个写字楼已经开启限电措施,中央空调停止供冷。
“成都限电”在8月17日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那些因为四川水电资源丰富蜂拥而至的光伏企业先后停产,通威股份、宁德时代、晶科能源、协鑫的工厂都将跟从地方限电政策。
硅料、硅片产能会受到短期影响,对上游材料持续紧缺的预期,直接带动光伏板块股价上涨。
目前四川限电只持续一周,但如果未来气温不见降低,民用电无法下降,停产或许还会持续。
而水电告急带来的隐忧不止于当下。
四川缺电已经波及其他省份。
8月18日,一直是四川电力输送方的上海市发函向四川要电,以求保住特斯拉、上汽等公司的零部件生产。
四川为光伏产业大省,硅料、硅片占到全国产量14%。
在硅料供应吃紧时,停产无疑会让供求更加失衡。
汛期无雨,水电枯竭没人能想到发电大省四川会出现电力枯竭。
四川的命运因为水电改变。
1985年时,四川省人均电量只有全国的一半,每天的缺额高达45%。
经过90年代“三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开发,短短10年,四川电量就出现富裕。
四川的水能资源蕴藏量高达1.48亿千瓦,水电装机量全国第一。
从1998年开始,四川一直是水电外供大省,承担“西电东送”的任务。
每年,四川要对外输送1300亿千瓦时以上电力,为全国第一。
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占了四川送电的大头,这也是所谓的“川电”。
四川的电力富裕到2016-2020年间,年均弃水电量超100亿千瓦时。
然而,2022年,一切发生变化。
四川遭遇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历史同期最少降水量,对应电力负荷也同步最高,居民日均用电量在7月几乎翻倍。
政府层面第一次使用“最严峻”形容今年供电情况。
因为干旱,多个水库已经进入死水位,电站干涸到露出地表的程度。
华电四川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给出一个数据:今年每天发电量只有往年水量好时一半。
猴子岩水电站水位对比。
图片来自国网四川电力要担忧的不止于此。
夏天(6-10月)本是四川的丰水期,很少出现发电不足的情况,电站还要为冬天枯水期蓄水。
今年夏天水流已经不足,如果未来没有持续降雨,冬季发电更无法保证。
四川省内八成以上用电都来自水电,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