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风电设备概念股(风力发电概念股龙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65
核心提示:【摘要】近日,中国电建发布多条风电机组采购中标信息,覆盖5处分散式风电项目,总装机180MW。其中,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风电分别中标70MW、80MW、30MW项目。十四五我国风电年均新增不低于50GW(十三五年均28GW)。预测21-25年新增装机分别为35、41、49、58、68GW,CAGR超过18%。其中,20Q4、21Q1 分别新增招标 16.54、15.82GW,成为历史招标量最大的两个季度,预计21全年招标45GW,同比增长29%,招标高增彰显平价需求高度景气。近期光伏作为新能源行业先行

   

【摘要】近日,中国电建发布多条风电机组采购中标信息,覆盖5处分散式风电项目,总装机180MW。
其中,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风电分别中标70MW、80MW、30MW项目。
十四五我国风电年均新增不低于50GW(十三五年均28GW)。
预测21-25年新增装机分别为35、41、49、58、68GW,CAGR超过18%。
其中,20Q4、21Q1 分别新增招标 16.54、15.82GW,成为历史招标量最大的两个季度,预计21全年招标45GW,同比增长29%,招标高增彰显平价需求高度景气。
近期光伏作为新能源行业先行者,景气度已被市场充分认可,处于估值低位的风电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1新能源革命时代,风电需求迅速放量1、碳中和引领风电需求上升新台阶从3060目标来看,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提升到20%。
假设风电在风光增量发电量占比达50%,我们测算风电年均新增装机50GW。
预测21-25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分别为35、41、49、58、68GW,未来四年CAGR为18%。
2、平价项目储备充足,21年风电装机有望达35GW据统计,2020 年底前已核准陆风平价大基地、19和20年平价风电项目、19年核准竞价及分散式等存量待建平价项目合计约57GW。
考虑到产业链价格下行带来的风电项目收益率提升,预计存量项目装机速度有望加快。
叠加21年海上风电抢装6~8GW, 预计风电21年新增总装机约35GW。
3、招标容量超预期,平价时代风电景气上行抢装结束后,风电产业链成本迅速下降,陆上风机价格和建安费用持续回落。
金风科技披露,风机投标价格从20Q1的4000元/kW下降到21Q1的2940元/kW;据公开市场中标公告,21Q2主流风机价格约在2200~2500元/kW。
成本的下降刺激需求的超预期增长。
2020Q4~2021Q1分别新增招标 16.54、15.82GW,预计2021全年招标有望达到45GW,同比增长29%。
2整机商:订单能力核心在综合实力和成本竞争国内市场整机前三为金风、远景、明阳,2020年全球市占率为14%、11%和5%。
2020年由于抢装,国内龙头主机厂商产能不足,集中度呈现一定程度下滑。
202年主机招标价竞争激烈,预计未来国内CR3&CR5有望回升。
平价时代随着风场开发规模化,业主对主机厂的产品历史记录、技术水平、资金实力、在运规模、运维服务和商业信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几大龙头整机商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定标中标率和在手订单结构决定整机商未来营收规模。
风电主机为装配产业链,零部件材料占比超九成,供应链成本管控能力非常重要。
未来整机的竞争是成本的竞争,自主生产叶片、电池、齿轮箱等核心零部件的主机厂显然能获得更高的毛利率。
平价后零部件降价,产业链利润有望向下游整机商平衡,整机商整体的毛利率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3零部件:优选大兆瓦受益、集中度提升环节风电产业链上游横向复杂,主轴、海缆、变流器集中度高。
风电行业零部件中主轴、海缆以及变流器属于市场集中度较高环节,铸件、叶片、轴承仍有集中度提升空间。
轴承环节国产集中度较低,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1.主轴承:技术壁垒高,国产化替代空间大(新强联)一组风电机组中需要偏航轴承1套、变桨轴承3套、主轴轴承1-3套以及发电机轴承3套。
其中生产偏航和变桨轴承的技术难度较低,国产化率较高;相反,主轴轴承环节主要依靠进口,国内仅有瓦轴和洛轴两家公司跻身全球市场前列。
大功率主轴承溢价高,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推进。
单兆瓦主轴承价值量随着风机功率的上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
6~8MW 级别主轴承报价约在250~270万,4~6MW级别主轴承报价约在30万,小兆瓦价值量在5~20万。
大兆瓦单价具有超高溢价,生产技术由国外厂家垄断。
未来随着国内厂家技术突破,主轴承市场国产化进程有望推进,可以关注新强联等厂商大兆瓦主轴承技术商业化进展。
2.铸件:大兆瓦产能供需紧平衡,出海加速可期(日月股份、广大特材)大兆瓦供需相对平衡。
2020年陆上风电抢装期过后,小兆瓦铸件产能过剩,价格下调约15%~20%,大兆瓦铸件供需相对平衡,目前国内大兆瓦供应商主 要有日月股份、广大特材。
预计21-23年国内大兆瓦铸件有效产能分别为10GW、18GW、25GW,对应大兆瓦风电需求11GW、15GW、25GW,基本实现供需平衡。
海外风电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铸件出海加速可期。
2030 年,海外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可达28.5GW,整体新增装机容量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欧美新增装机容量最多。
铸件历年来是风电零部件厂商中出口能力较强的环节,未来国内龙头企业有望实现海外订单的快速增长。
我们认为风电最有增长潜力的两个方向如下:1)受益于需求景气和陆风抢装结束后盈利修复的主机环节:明阳智能、金风科技、电气风电、运达股份、三一重能(已申报上市);2)受益于大兆瓦趋势、集中度提升的零部件环节:日月股份、广大特材、新强联、金雷股份、禾望电气。
参考研报:20210727-德邦证券-风电系列深度一:风电平价需求起航,市场化竞争加速成本下降本报告由九方智投投资顾问胡祥辉(登记编号:A0740620080005)撰写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