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培养方案并轨,周末VIP小班“开小灶、加营养餐”,到行业龙头企业实习……近日,广东工业大学(下称“广工”)首个微专业“智能建造”开班。
首届学生是来自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21级的50名本科生。
什么是微专业?微专业是指在主专业学习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
学生通过灵活且系统的培养,能够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
广工首个微专业以“智能建造实验班”形式开班,面向土木工程、道桥桥梁与渡河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多个专业招生,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申请,通过选拔、名单公示,正式进入学习。
如何开展教学?广工教务处副处长肖明介绍,修读微专业的学生周一到周五按主修专业培养方案学习,周末按微专业培养方案学习;主修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需包含智能建造的元素。
“两个培养方案并轨,为学生‘开小灶’‘加营养餐’,学习机会更多更好,舞台更广阔”。
开班仪式现场。
“微专业是对主专业学习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实现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
”广工教务处处长李丽娟说,学校立足学科特色与优势,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建设系列微专业,“这是学校构建和完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据了解,广工于2022年初启动“微专业”项目建设工作,计划每个学院发挥专业特色开设一个微专业,打造一批“小而美”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
机电工程学院“智能风电”微专业、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微专业即将启动招生,更多微专业也将陆续“上新”。
在“智能建造”开班仪式后,该校自动化学院副教授任鸿儒为同学们讲授了该微专业的第一门课,同学们普遍反响不错,对未来学习充满期待。
“我希望能把主专业和微专业的学习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多学科互补,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生陈子欣说。
智能建造微专业的第一节课。
“智能建造微专业的开设紧跟智能时代的科技发展,实现了计算机、控制、机电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帮助学生更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竞争力,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或是深造都十分有益。
”广工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刘锋说。
此外,广工将与多家企业合作,通过企业导师进校园开设特色讲座、学生赴企业学习实践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等方面的教学活动。
在师资方面,广工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还携手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组建了一支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合计专业教师1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为智能建造微专业的教学保驾护航,引领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记者】姚昱旸【通讯员】杜清 徐嘉靖 刘甜甜【作者】 姚昱旸广东教育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