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南方开始供暖(南方供暖了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73
核心提示:文 | 本报记者 朱学蕊今年供暖季,我国北方和南方同时迎来核能供暖,位于山东海阳和浙江海盐的商用核电站正开足马力,通过热电联供保障两地群众温暖过冬。12月3日,由中核集团秦山核电供热的我国南方首个核能供热示范工程(一期)正式投运,供暖面积达46万平方米,惠及浙江海盐县的近4000户居民。据了解,到“十四五”末,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能满足浙江海盐约400万平方米供暖需求。秦山核电基地一隅。中核集团|供图据了解,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利用秦山核电基地机组冬季剩余热功率,在不影响机组原有发电量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

   

文 | 本报记者 朱学蕊今年供暖季,我国北方和南方同时迎来核能供暖,位于山东海阳和浙江海盐的商用核电站正开足马力,通过热电联供保障两地群众温暖过冬。
12月3日,由中核集团秦山核电供热的我国南方首个核能供热示范工程(一期)正式投运,供暖面积达46万平方米,惠及浙江海盐县的近4000户居民。
据了解,到“十四五”末,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能满足浙江海盐约400万平方米供暖需求。
秦山核电基地一隅。
中核集团|供图据了解,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利用秦山核电基地机组冬季剩余热功率,在不影响机组原有发电量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向海盐县公建设施、居民小区及工业园区提供大规模安全、零碳、经济的核能供暖。
从测算数据上看,海盐核能供热项目的经济和环保效益明显:示范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供热量将达到70.4万吉焦,满足40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
相对于南方地区电取暖方式,每年可节约电能消耗1.96亿度;相对于燃煤火电机组每年可减少燃用标煤约2.46万吨,相应地每年减排二氧化硫1817吨、氮氧化物908吨、二氧化碳5.9万吨。
核能供热的原理,就是将核电厂产生的部分热量传递给热力公司,再经过供热管网送至终端用户。
这个过程是由五个回路完成:一回路核反应产生的热量通过蒸汽发生器将二回路的水加热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通过抽取部分蒸汽加热核电厂内换热站的水,加热后的水经过三回路管网,传送至换热站,继续依次加热四、五回路供热网络内的水,从而实现将核电厂产生的热量送入千家万户。
与此前投产的山东海阳核电核能供暖一、二期工程一样,秦山核电核能供暖整个过程中也是只有热量交换,没有介质交换。
用户接触到的是通过层层隔离过且充分安全的水,并通过三回路与二回路的压差设计、增加辐射监测装置等措施,实现多重屏障防御。
目前,全世界400余台在运核反应堆中有超过1/10的机组已实现热电联供,且已累计安全运行约1000堆/年,核能供热技术路线成熟,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低温核供热堆倡议开始,相关核能供热技术经历了30多年的研发和培育,在当前降碳和清洁取暖背景下,核能供热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区域分布上看,我国商运核电站大多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沿海地区,北方目前仅有大连红沿河核电站和山东海阳核电站处于在运状态。
但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核能供热已经破冰,而且由北向南,正在摸索经验,这对城市低碳转型、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以及核能综合利用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同时,从社会认知角度看,更多公众对核能发电以外的新价值有了全新认识。
据记者了解,目前除了海阳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和江苏田湾核电站也正在推进或着手筹划供热供暖事宜,拉开了我国商用核电供热产业化发展的大幕。
此外,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供热小堆也再次站上了“起跑线”,加快推进示范项目建设,相关企业已在黑龙江、吉林、贵州锁定厂址和首堆项目,并在河北、山东、青海、甘肃、辽宁、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开展厂址普查、初可、可研和前期对接等筹备工作。
End见习编辑 | 李泽民编辑丨李慧颖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