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中国在月球建立空间站(2020年月登月球卫星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滑环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92
核心提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近日接受采访,表示未来会在月球建立互联网,以后在月球上也可以玩手机。吴伟仁院士也透露,嫦娥6号会按计划在2024年发射到月球,并采样返回。(吴伟仁院士)吴伟仁院士还透露,2030年左右,中国的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就能建成,那时我们中国人就能登上月球了,中国人登月之后,还会建设地月空间、月球空间、行星际空间网络,供月球上的航天员联网。当然,整个登月项目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中国的登月项目推进到了哪一步,和国际社会差了多少。院士汇报,载人登月火箭研发进度据吴伟仁院士透露,航天科研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近日接受采访,表示未来会在月球建立互联网,以后在月球上也可以玩手机。
吴伟仁院士也透露,嫦娥6号会按计划在2024年发射到月球,并采样返回。
(吴伟仁院士)吴伟仁院士还透露,2030年左右,中国的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就能建成,那时我们中国人就能登上月球了,中国人登月之后,还会建设地月空间、月球空间、行星际空间网络,供月球上的航天员联网。
当然,整个登月项目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中国的登月项目推进到了哪一步,和国际社会差了多少。
院士汇报,载人登月火箭研发进度据吴伟仁院士透露,航天科研工程已经为未来10~15年做好了规划,月球探测之后就是小行星探测、行星探测,一切顺利我们就可以发射重型运载火箭了。
目前中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发,已经到了攻克关键技术的一步,为了载人登月、运输物资,科研人员需要把现在的火箭推力再提高4倍。
(载人运载火箭长江5号B)新一代的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也都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要做到送3名航天员进入环月轨道,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而未来,我国的载人运输系统,将不仅仅具备科研性质,还要同时具有商业开发模式,有载人太空旅游的能力。
2030年,中美有同一个目标虽然中国人还尚未登上过月球,但中国当前的探月进程,堪称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吴伟仁院士和美国航天局科研人员一致表示,2030年左右,航天员要能做到在月球生活一段时间。
这代表中美探月进度相差无几。
美国此前虽释出2024载人登月计划,但该计划也在近两年反复被美国科研人员质疑,美国航天局局长布里登斯廷曾表示,若想2024年实现载人登月,预算要继续增加16亿美元以上,但这也不一定能实现,因为波音公司的“太空发射系统”研制过程反复出现问题,为此,美国不少航天领域专家也怀疑,2024年计划会被推迟。
目前美国的2024年载人登月计划,已经被不少媒体改称为:2024年载人飞行计划。
现在美国登月计划的最近进度,也在吴伟仁院士采访释出的当天传出消息,美国的“猎户座”飞船已抵达月球,进行无人绕月飞行测试任务。
而我国已经完成了无人绕月、落月、采样返回任务。
现在正积极建设月球科研站,保障科研人员在月球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猎户座飞船飞行中)未来目标:驻地研究月球、做深空探测准备中方计划,在载人登月之前,先建成月球科研站。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带人去一趟月球,而是把科研人员送上去,让科研人员能做到驻地研究,并带回研究样品,为深空探测打基础。
我国实际上在2019年就已具备载人登月的相关能力,我国载人飞船系统的设计师张柏楠,曾在2019年接受过采访,当时他就表示,我国的技术,已经逐步具备了登月能力,在载人登月方面,神舟飞船已经进入了应用阶段,正在按计划稳固基础。
(月球驻地概念图)吴伟仁院士表示,在2028年左右,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就能建起来,届时我们会解决在月球生活的能源、交通、通信、生命保障问题。
现在美国已经在月球放了大型月球车,功能堪比房车,有卫生间和床,我们也准备在月球释放类似功能的月球车,解决交通问题,而能源问题,我国科研人员准备用核能解决,吴伟仁院士表示,中方现在正研制新型能源系统,利用核能,我们就可以做到长时间大功率释放能源。
通信问题则有可能要依赖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不仅要实现地面和月球的通信,还要实现月球和火星之间的通信。
这些计划只是我们深空探测的初步计划,我们着眼于未来,月球不是中国科研人员的最终目标,未知的宇宙才是我们真正要探索的地方。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