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泸州民国时期的济和发电站,一段让人骄傲又心痛的历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154
核心提示:历经风雨,最美泸州,在我们这座以酒闻名的城市,它曾经不仅仅因为酒而让中国乃至世界为之侧目,各位你们是否知道,在中国电力发展的历史上,泸州这座小小的边州之城,却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位置,今天我们知道的泸州洞窝水电站,其前身为泸县济和水力发电厂,它不仅是四川省第一座水电站,也是国内第二座水电站,位于中国四川省泸州龙马潭区附近长江支流的龙溪河下游 。你知道它的创办和曾经的波折与不易吗?你知道它至今还在为人服务吗?今天江阳沽酒客就再一次给大家讲述这段已经被人淡忘的历史。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近代电业发展历史,重温那段波澜

   

历经风雨,最美泸州,在我们这座以酒闻名的城市,它曾经不仅仅因为酒而让中国乃至世界为之侧目,各位你们是否知道,在中国电力发展的历史上,泸州这座小小的边州之城,却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位置,今天我们知道的泸州洞窝水电站,其前身为泸县济和水力发电厂,它不仅是四川省第一座水电站,也是国内第二座水电站,位于中国四川省泸州龙马潭区附近长江支流的龙溪河下游 。
你知道它的创办和曾经的波折与不易吗?你知道它至今还在为人服务吗?今天江阳沽酒客就再一次给大家讲述这段已经被人淡忘的历史。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近代电业发展历史,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在民国早年,中国的电力自主能力非常匮乏,在泸县人税西恒创办泸县济和水力发电厂之前,只有云南石龙坝水电站。
这第一位照亮整个泸州城的人,也是地道的泸州人,税西恒先生,又名绍圣,泸县白云场人(属于太伏),早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获德国机械工程博士学位以及工程师职称。
一九二〇年归国回泸,应驻军首脑杨森(子惠)之邀,受聘开办“惠公机械厂”筹备工作。
但厂尚未建成,ー九二二年杨森突然离被迫停办。
税西恒思想进步,颇具爱国心。
眼见当时自己国家极端落后,尤其是机械工业与西方国家比较,更是望尘莫及。
回到自己家乡,想干一番事业,愿将自己所学知识为桑梓服务。
接受当时对兴办实业感兴趣的军阀杨森开办机械厂未成,学难致用,终日不安。
经过多方调查考察,发现泸县(今属于龙马潭区)罗汉场洞窝里头有一水源落差很大,宜于利用水力发电。
税便决心筹办水力发电厂,既解决人民照明之需,也为今后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创造条件。
今天看来这个想法无疑是非常大胆和前卫,并且想当困难,但是他因此也成为了泸州的大功臣。
当然,要想举办一个比较大的事业,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得借助地方势力,否则即使自己有经济能力搞起来,也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
有鉴于此,税西恒便于一九二二年“惠公机械厂”停办后,向泸县地方士绅游说,提出开办水力发电厂的设想,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
由泸县地方人士曾俊臣、汤锦山、梁云程、陈漱云、谌焕云、杨赓平、刘玉京、刘笃初、衷玉麟、郝俊卿、庞自成、赖吉临、章玉林、罗维熙、税西恒等十五人联名发起募股集资(请记住他们,为中国水力工业做出的贡献),筹办水力发电厂。
筹备处设在泸县会津城垣街十七号。
推举曾俊臣、谌焕云为筹备负人。
筹集股金暂定为二十一万六千元(银元),股额分为七百二十分股,每分股三百银元,十分股为一整股,每整股三千银元。
一个新兴事业的出现,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认股为踊跃,整股股东计有:曾俊臣、谌焕云、汤锦山、税西恒、赖吉临、黄筱腾、金丽秋、蔡丹华、刘玉京、席新斋、杨实陶、惠泉堂、李琴鹤、许子香、陈漱云、罗秉文、衷石麟、衷玉麟、何庭光、杨春芳、章玉林、任筱庄、王玉林、梁云程、龙肇文等;任分股的计有:邓声阶、刘步武、刘文伯、万丽庄、严子衡、曾文渊、黄星恒、文敏贤、刘葆纯、郭云久,李丹书、宏道堂(属于杨家印刷世家)等。
股额确定后,即将“惠公机械厂”全部技术人员转留用,从一九二二年下半年开始买兴建厂房,架设线路,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于一九二四年二月建成。
建设基金和机械设备共用去三十一万余元,超支近十万元,这笔超支款是向泸县市政建设部门借的,在一九三〇年付还。
此款后来市政建设部门用以修建东门口轮船码头。
泸县水力发电厂,基建工程基本完成后,开始营业前,呈报原国民政府实业部批准,命名为泸县济和水力发电厂股份有限公司,允许专利三十年。
泸县济和发水力电厂批准立案后即将筹备处地址改为公司营业地址,正式供电营业。
公司组织架构也用来新的股份制度,我们从历史文献上可以看出其严谨的态度。
首先公司设置董监会。
董监会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
由董事六人、监事一至二人共同组成,并推选一人为首席董事,每人每月支舆马费六十元。
共有六届董事会成员,此处不再赘述。
然后公司聘请总工程师一人,领导公司技术管理、调配、培训工作。
聘税西恒担任,一九三一年,税因接受重庆筹建自来水公司和火力发电厂,改为名誉职。
公司设工程部管辖发电股、灯线股。
工程部设主任工程师一人,先后由赵松森、骆敬瞻、彭虞笛、杨作帆、文启蔚担任。
发电股设在洞窝电厂,由主任工程师兼管,负责全厂工程事务、培训技徒,掌管轮机供电、机械维修等。
灯线股设在城内公司所在地,聘工程师一人,先后由靳从云。
曾克盈担任,在主任工程师的指挥下,负责承担外线架设、维修;内线承装(当时公司自办承装业务)也培训技工。
该股配有领工二人、电匠或见习电匠六人,学徒六人。
公司聘请经理一人人(在股东中选聘)负责处理公司日常事务及对外全权代表公司。
如遇重大问题提请召开董监会会商解决。
经理以下设营业部、会计股、审检股及庶务、文牍、交际、律师各一人。
营业部主任,先后由杨永清、徐厚康担任。
董监会派一名董事主管,名义为营业董事。
下属抄表员二人,负责定期轮流查抄全城电表用户,记载所用电度。
设营业员四人,分负营业部帐项记载、造表,根据抄表员抄记用户电度及零灯瓦数制定收款收据,销售电料。
设收款员二人,分区于月终持电费收据,按用电户挨户收款。
虽然看起来有些落后,但是那个年月人工操作还没有被智能带领已经算不错了。
公司供电营业分两类不一电度表户和包灯户。
电度表户,每度收费0.40元,包灯户以十六支烛光灯计算,每盏月收费1.20元。
另外还有一种名为临时灯,如结婚、嫁女、寿酒、丧事等的红白喜事,临时用电一天或数天,可向公司申请安装临时灯,有一百瓦至一干瓦价格比电表户、包灯户稍高一点。
也算当时一种特色了。
装灯费用的办法:外线以用户大门为界,门外线路由公司承担,门内线路由用户承担。
用户安装电灯只付材料费,不付工资(因承装工人已在公司领月工资)但晚上修灯,不论路途远近,灯位多少每次付修灯费0.15元,作夜班工人津贴。
另外会计股:设立主办会计一人,分记帐员一人,负责全公司财务账目,编造当年决算书和下年预算书,十二月份报请股东大会审核通过施行。
另设出纳员一人管公司现金出纳。
董事会指定一名董事任会计董事,先后由梁云程、谌吉贤担任。
又有审检股:设办事员一人,由陈翼谋担任。
董监会派一人作审检董事,先后由李琴鹤、邓声阶担任。
办事人员遵照审检董事意见,记载公司各部门工作情况、审核、检查公司各项工作施行情况,十二月份提交股东大会处理。
庶务处:设庶务一人,先后由田汉卿、罗晓沧、夏禹门担任、办理全公司事务工作。
公司设文牍一人,负责全厂对内、对外文书工作。
先后由郑孟涵、吴远思、陈象仪担任。
公司设交际员一人,先后由裴俊明、胡楷臣、罗晓沧担任。
在经理的领导下,对外交际各项工作;并与警察局和司法部门联系查拿窃电者的惩罚。
就想今天的公关部。
最后公司聘请大律师一人,作为常年法律顾间,办理公司诉讼。
大律师则为公司诉讼代理人。
因为公司架设线路较长,无人守护,常有被窃事件发生。
同时用户也有不少私窃用电,诉讼纠纷时有发生,故有此必要。
各项机构完善后,公司也十分重视技徒及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基建期间,即开始招收技徒及营业部门的学徒等。
技徒第一、二批由股东介绍招收;第三批正式招考,年龄在十三岁至十六岁,具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
录取后利用基建时开始培训。
除正式工作时间外授以文化课、英语、数学、电工学等,文化课由工程师担任,技术课,车、钳、铣、刨、锻由领工担任老师,基建完成,技徒也学到一定的技术知识,也就可以用了。
技徒定期四年毕业,公司对学员除供给伙食外,第一年每月发银圆一元,第二年二元,第三年起四元,四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合格者每月工资十八元,以见习电匠试用。
见期为两年,期满升为正式电匠,每月工资二十四元。
考不合格者,工资降为十八元,并不给见习电匠名义,不得单独操作。
何时考试合格,何时给电匠名义,每年考试一次。
根 据工作需要,公司重视技徒的培训,业务学徒仅占少数。
不要看这个发电厂一切有条不紊,但是进行的过程中,还是诸多困难。
过去封建割据时期,有些军队都是从士匪中招安收编而成。
因此,军纪败坏,土作风长期没有改变,常常三五成群化装拦路抢劫或窜入有钱无势之家,公开动索,甚至用“拉肥猪”的办法,高价勒索。
所谓“拉肥猪”就是将有钱人家的主要成员或者小男孩绑架藏匿隐蔽地方,以书面或口头通知被绑架者之家中,要以若干银元在限定时间以内到指定的地方交钱赎人,并威胁警告,如过期不交款取人,对被绑架人的生命概不负责,另一种或命被绑架者亲笔写通知其亲属准备银两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交钱等等。
这种事情,在过去军间割据的防区,几乎是见惯不惊!尤其是在距城远的乡、镇没有社会势力的地主、士绅(俗称土老肥)更是容易被拉肥猪。
一九三六年的一天早晨,洞窝发电下岩上突然枪声四起,不久,枪声停后,一群持枪军人,未佩戴符号,跑步下洞窝来,叫不要动,我们提逃兵。
他们进入厂房将全厂工人押到小岩洞,武装看守起来。
其余的士兵开始行劫,将厂里实物用具,工人衣物,帐被搬到河边船上(船是事先备好的)经龙溪口渡南岸运走,杨作帆工程师当“肥猪”也被带走。
事后打听,方知是茜草坝驻军,派人交涉,最初声称:他们有一班兵逃到济和发电厂,厂方如果不把人交出来,就得赔偿银元两万元,以购买枪枝。
这即是茜草坝驻军抢人牵“肥猪”的事件。
后来几经交涉,答应以三干银元赎回杨工程师。
临放人时,又索取二百银元,名曰:“解绳子钱”。
杨工程师回厂后极为气愤,坚辞聘离泸去重庆自来水公司工作。
此类事件也让厂家不胜其烦,但是依然没有放弃,在一九三三年时,公司原安装的发电机,为175千瓦,预计发电可供应(以16瓦计算)一万盏灯。
虽然经过公司安装的电灯,没有超过这个数字,但是轮机转动,常常是觉得超过了负荷。
这是因为当时军、政机关、劣绅土豪、驻军军官等大量窃电,自行安装的灯为数不少。
尽管组织力量进行查,发现后即予剪火,并向法院起诉,追查罚款。
但是窃电者一般均有势力,公司和法院均奈何不得。
检查电的人前脚走,后脚又接装上私灯。
因此,公司全部安装的电灯总和才一百干瓦,发电机就带动不起。
实在无法,公司只好请税西恒总工程师回泸筹划添设新机(此时税已去重庆主持建立自来水公司)。
一九三四年,公司同德国孔士洋行订购功率为480匹马力水轮机,发电量为320千瓦的交流发电机。
在洞窝岩上新开一个48公尺高的石水洞引水作动力。
一九三五年落成试车,水轮机下盘轴承发热,温升高达摄氏60°。
按规定,轴承正常温度,应在摄氏40以下,超温不得高于摄氏50°。
公司电告孔士洋行负责人武复声(译音)追究责任。
孔士洋行复电称机械制造无问题,是济和发电厂安装技术问题。
后来济和发电厂在无办法中与孔士洋行签订代装合同,由孔士洋行派巴比工程师来泸济和发电厂代装。
期限三个月。
巴比每月工资高达三千元,来回旅费、住宿等费均由济和发电厂负担,工资一次预付。
一九三六年初,巴比工程师来济和发电厂安装新机,三月期中,几度试车,温升不降。
巴比要离泸回国,济和发电厂予以阻止,要巴比签字负责,说明无法安装。
巴比含泪说:这是武复庐害了他。
厂天深夜,巴比逃跑,济和发电厂发觉后立即派人追至泸县东门口轮船码头,巴比业已上船。
济和发电厂公司报清四川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扣留巴比。
专署当时以中国无治外法权,不能扣留外国人,拒绝请求扣押。
因此,巴比自由自在地经重庆去上海飞回德国。
济和发电厂股份有限公司向国民党最高法院起诉,经过外交交涉,中、徳两国派司法人员在汉口组成法庭审理此案。
济和发电厂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顾问郑桥大律师代表公到汉口出庭诉讼。
拖延数月,未得判決。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郑桥大律师回泸,此案也就不了了之。
济和发电厂只得又电请税总工程师回泸设法解决机械高温问题。
税回泸用巡迥油箱冷却法,勉强开车运转。
新中国成立后255经过修理温升正常,卖给西安电厂使用至今。
落后就要挨打,即便我们那个年代这些民族实业家,那么努力的去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还是不能免除被人整的结果,1944年济和发电站专利到期,也结束了私人运营。
新中国成立后,洞窝水电站被中国水利学会认定为“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水电站”,“洞窝水电站抗战军工遗产群”被四川省经信委列入全省第一批省级工业遗产项目名单,它设计者税西恒被称为“中国小水电之父”;历经近百年仍在正常运行中,为抗战时期及以后的军工生产提供能源供应;首次采用交流升压交流输电;两台通用产发电机组是通用公司同批机组中唯一还在工作的机组。
今天我们还能继续享受它的成果,应该不要忘记它的付出者们。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