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买卖苏州晶端,东山精密与是各取所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96
核心提示:10月29日,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山精密”)发布公告称,拟以205亿日元(约10亿元人民币)作为基础定价向JDI(Japan Display Inc.中文名称: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收购其持有的晶端显示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晶端)100%股权。此次交易标的为苏州晶端,成立时间于1996年,其主要业务是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液晶显示器、半导体等电子应用机械类产品和相关零部件,在股权关系上,系JDI全资子公司,JDI持有其100%股权。东山精密公告文件截图苏州晶端最近一年

   

10月29日,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山精密”)发布公告称,拟以205亿日元(约10亿元人民币)作为基础定价向JDI(Japan Display Inc.中文名称: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收购其持有的晶端显示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晶端)100%股权。
此次交易标的为苏州晶端,成立时间于1996年,其主要业务是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液晶显示器、半导体等电子应用机械类产品和相关零部件,在股权关系上,系JDI全资子公司,JDI持有其100%股权。
东山精密公告文件截图苏州晶端最近一年及最近一期主要财务数据(东山精密公告文件截图)东山精密公告内容指出,本次交易将在第一个股权交割日,由东山精密将本次交易对价的等值美元全额付款至双方共同开立的托管账户后,JDI 办理第一次股权交割,包括股东变更等。
股权交割对价将根据 2022 年 11 月 30 日为基准日的审计结果,就分红、 净资产变化等项目,对基础定价进行相应调整。
待相关手续完备后,双方将办理第二次交割(包括董事、高管变更等),并从托管账户释放除基础定价15%部分以外的交易金额与 JDI。
剩余基础定价 15%部分的交易金额将在完成第二次交割的两年后按双方的约定另行支付,根据合同约定 JDI承诺合同期内保证标的公司一定水平的采购订单金额,并将在第二次交割后的业务合作协议中就该等订单的履行进行进一步约定。
JDI在本次交易完成后4年将承担不竞争的义务。
东山精密收购苏州晶端的目的东山精密为何要收购JDI旗下的苏州晶端?首先,我们要了解这家企业是做什么的。
资料显示,东山精密系由苏州市东山钣金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自2010年开始涉足LED制造行业以来,东山精密凭借“硅胶压模封装技术专利”和背光LED封装的开发生产能力,为寻求高清电子显示屏、手机、电视背光、照明等产品支持的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优良发光源产品。
该业务所属的LED事业部,其高清电子显示产量规模排名全球前三,年度营收超26亿人民币,现拥有500多名研发管理人员。
同时,作为行业领先的触控显示方案厂商,东山精密触控显示事业部产品,集大、中、小尺寸液晶模组技术开发、生产及服务于一体,为联想、OPPO、惠普、三星、meta、元太等国内外知名客户,提供从智能穿戴,到手机、平板、中大尺寸笔记本、显示器、车载工控等全方位的触控显示产品,年度营收超50亿人民币。
2021年财报显示,东山精密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7.93亿元,同比增长13.17%;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2亿元,同比增长21.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增长21.1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10亿,同比增长9.46%。
具体到三大业务之一的光电显示业务板块,2021年财报,东山精密触控面板及液晶显示模组( TP/LCM)业务部和LED显示器件业务部实现收入分别为51.56亿元和26.039亿元,分别占总营收比重为16.22%、8.19%。
其中,前一事业部主要包括触控模组(TP)和液晶显示模组(LCM); 后一事业部主要提供小间距 LED及Mini LED显示颗粒.东山精密2021年财报文件截图对于该交易其在公告中是如此表述,本次交易是东山精密推进实施“NE战略”新能源战略的再次强力布局,高度符合公司产业发展战略,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增加车载显示业务,有利于积极发挥公司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收购完成后也有助于公司触控显示业务实现更加集中高效、集约的管理,全面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
此前,东山精密在2021年财报文件中曾披露,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触控显示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的渗透率将稳步提升,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也越来越多采用触摸屏来实现人机交互;小间距LED具有高清高亮、画质逼真、寿命长、无拼缝的优势,能满足多种场合的应用。
在产品显著优势的吸引下,专业显示和商用市场纷纷布局小间距LED,渗透率不断提升。
未来随着产品成本优势的显现,将会进入空间更大的民用市场。
在光电显示领域,东山精密本是行业知名的触控显示模组和LED显示器件的制造商,此次苏州晶端,也是正是说明东山精密看好光电显示领域未来的市场机会。
JDL屡次出售资产 自我救赎日本原来作为首个将液晶面板产业化的国家,但是后来投资政策趋势保守,导致该产业逐渐被边缘化。
时至今日,最终硕果仅存以生产大尺寸面板为主的夏普和以生产中小面板为主的日本显示器(JDL)。
不过,前者由于几年来的持续亏损,被中国台湾地区的鸿海纳入麾下;后者在失去苹果这一大客户后,自身也变得岌岌可危。
JDL和夏普曾拥有一流的屏幕技术,是苹果供应链的重要厂商之一。
不过近年来,包括苹果等公司纷纷将旗下产品采用的屏幕从LCD转向OLED,导致以LCD业务的JDL业绩一直处于下滑状态。
到2022年,其业务亏损已持续年。
期间,JDL也曾寻求中国资本进行投资,然而最终因某些原因作罢。
2019年6月,据日本共同社报道,JDI宣布,此前计划的国内提前退休者募集人数将增加至1200人,较5月公布的数字多了200人。
社长月崎义幸拟于当年9月30日引咎辞职。
此后,在JDI连续6年出现最终亏损之际,2020年8月26日,JDI股东大会通过了从独立投资顾问公司Ichigo Asset Management接受追加出资等决议。
会上,JDI会长斯科特·卡隆(Scott Callon)表达了,“将在2年以内取得进展,扭亏为盈”的强烈意愿。
白山工厂作为JDI的主力产生基地,自2016年底启动运行后,其主要生产苹果iPhone使用的液晶屏。
不过,在2020年8月这里发生了大变。
2020年8月28日,JDI宣布将位于石川县的白山工厂资产进行出售转让,涉及金额合计为713亿日元,其中土地和建筑物以412亿日元出售给夏普,价值301亿日元的工厂设备出售给苹果公司。
同日,夏普宣布取得JDI白山工厂的土地和建筑物。
同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夏普将三重县龟山工厂生产iPhone液晶面板的订单集中于白山工厂生产。
彼时分析认为,JDI仍将淘汰或出售产能过剩的设备,继续推进经营重建。
在此后不足一年时间,JDI又于2021年7月8日宣布,以作价约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7亿元)将把位于中国台湾的生产子公司出售给电子制造服务(EMS)企业纬创资通(Wistron),此前纬创资通一直为JDI做代工生产服务。
据悉,此次JDL出售的台湾生产子公司主要负责车载、工业设备使用的液晶面板的后工序,在纬创资通吸纳合并这笔资产后仍将为JDL进行生产。
可以说,JDI出售资产既可以降低成本和回笼资金,又可在车载领域等加深与纬创的合作。
JDL Global Subsidiary,来自于其官网 由于主力产品液晶面板市场竞争激烈,导致JDI财务状况恶化,从2014财年(截至2015年3月)起,JDI连续8年陷入赤字。
据日进中文报道,JDI 2022年1月宣布,将注册资本由约2152亿日元减至1亿日元;同时,为了降低缴税成本,JDI还推进节税措施。
据了解,晶端显示是负责JDI车载面板制造的部分工序,出售后其仍将继续承接为JDI代工服务。
对于此次出售苏州晶端,JDI的负责人表示,“希望将来在本公司要做的大尺寸面板业务上进行合作,期待晶端显示在资金实力强的东山精密制造旗下提升技术实力”。
按计划,JDI拟于2023年1~3月把晶端显示精密电子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东山精密制造。
JDL的前身是索尼、东芝和日立三家企业的液晶面板业务剥离,后由具有日本政府背景的基金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参与,最终组建成日本显示器(JDI,Japan Display Inc.中文名称: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此后,随着不断有其他资本的注入,索尼、东芝和日立三家的股份被迅速稀释,从东山精密公告披露的资料显示,目前JDL股权结构为Ichigo Trust 持股34.77%、INCJ持股16.51%、日本Master Trust信托银行持股5.24%、Nichia日亚化学工业持股2.7%、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为40.83%。
同时,公告还披露,Ichigo Trust 持有JDI 普通股和B类优先股投票权占比为49.28%,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JDL股权关系(东山精密公告文件截图)JDL Business Location,来自于其官网数据显示,在中小型液晶面板领域,日本JDL在2105-2018年连续4年位居市场第一,中国的京东方(BOE)后来居上。
据日经中文网发布的2019年全球市场“主要商品与服务份额调查”显示,在用于智能手机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场,京东方出货额超过日本JDK,首次跃居龙头地位。
2017-2020年智能手表OLED屏出货主导厂商(数据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