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安徽庐江:光伏发电板下种猕猴桃成为现实 亩产可达1500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81
核心提示: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光伏发电板底下种猕猴桃?这个听起来天方夜谭的事情,在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成为现实。近日,当地农民对160亩光伏板下的猕猴桃进行采摘,猕猴桃涉及五个品种,有安徽自主选育的皖金皖翠品种,还有从四川、武汉引进的品种。这也填补国内猕猴桃种植农光互补项目的空白,有效解决了土地利用问题。“3年了,终于挂果,还有一部分晚熟品种要到10月才能采摘。一亩地产量约1500斤,每斤5到10元,纯收益能达到5000多元。接下来,要继续推广这一种植模式。”上述“新奇”成果,得益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光伏发电板底下种猕猴桃?这个听起来天方夜谭的事情,在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成为现实。
近日,当地农民对160亩光伏板下的猕猴桃进行采摘,猕猴桃涉及五个品种,有安徽自主选育的皖金皖翠品种,还有从四川、武汉引进的品种。
这也填补国内猕猴桃种植农光互补项目的空白,有效解决了土地利用问题。
“3年了,终于挂果,还有一部分晚熟品种要到10月才能采摘。
一亩地产量约1500斤,每斤5到10元,纯收益能达到5000多元。
接下来,要继续推广这一种植模式。
”上述“新奇”成果,得益于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贾兵的创新尝试。
光伏板下阳光光照不足,没法种庄稼,猕猴桃恰好耐阴凉。
2017年,贾兵刚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农民们压根不相信:“这是什么教授啊,简直瞎搞,种了一辈子地也没这样干的。
”2017年冬天,贾兵又让老百姓修剪枝桠,老百姓念叨:“原本长得好好的,哪有把枝给剪掉的,剪掉不就死了么?”随后,贾兵配套相应栽培技术,通过增添磷钾肥、有机肥来增粗枝干和根系。
没想到第二年再一看,猕猴桃的根系变得又粗又壮,枝干笔直往上,长势喜人。
这下,老百姓服了。
同时,现成的光伏发电板省去了架材成本,避免雨水风雪影响,病虫害也少。
该项目同时带动周围十几位农户增收致富。
每年,贾兵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跑。
“我一到地里,精神就来了,这么多年和农民打交道,把百姓的烦心事当做自己的事。
”而他的大胆想法远不止此。
之前,皖北地区灌溉条件有限,土壤呈碱性,并没有种猕猴桃的历史。
前几年,他来到皖北,通过有机肥改良碱性土壤,解决条件“短板”,再利用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气候干燥等适宜猕猴桃生长的条件,让皖北猕猴桃“从无到有”。
“很多人把农业看简单了,农业生产就像养小孩,品种选择、自然灾害影响、突发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天气等都要考虑,不能错任何一个环节。
”长期在农村指导,贾兵深知农业创业的不易。
他一直告诉农业经营主体和百姓,农业种植一定不要贪图大规模,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更需要精细化管理。
他告诉记者,最好的技术就是老百姓能看懂学会的技术,也是能解决关键难题的技术。
(视频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实习生张雨生剪辑)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