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俊伶10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经济平稳运行。
会议强调,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分别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并做好分类调节,对高耗能行业可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
鼓励地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
电力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在此前的电价制度下,电价基本稳定或涨幅远小于煤价,致使电力供应商无力负担高昂的煤价被迫限电限产。
在本次国常会提出调整交易电价前,已有多地出台政策逐渐放开对电价的限制,包括内蒙古、上海在内的七省市发文允许市场交易电价上浮不超过10%,另外浙江、河南等五省市相继出台分时电价完善机制,电价上升趋势明确。
本次交易电价浮动范围上调,打破了市场对于电价“只降不升”的预期。
二季度国家发改委重申“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推出“完善分时电价”政策后,“碳中和”背景下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预期持续升温。
今年前八个月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3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3%,电价市场化改革后将更好地回归商品属性,电力企业盈利能力有望上调。
目前来看,火电依然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撑。
我国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量占比近年来虽然大幅提高,但是今年上半年火电发电量比例仍高达73%,光伏风电贡献比例仅12.9%左右。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火电不仅是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