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黄鑫磊 每经编辑:梁枭11月1日下午,双良节能(SH600481,股价15.15元,市值283.4亿元)召开了2022年第八次临时股东大会。
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董事长缪文彬表示,公司非常重视负债率和风险可控,一方面要加快产能释放,通过签订长单保证公司运营周转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来解决资金的保障问题。
对于公司如何看待建设光伏全产业链的问题,缪文彬称,建设全产业链对企业的要求非常高,他不认为通过建设全产业链能够垄断光伏行业,这是不现实的。
站在双良节能的角度,公司现在的策略还是专一化,通过硅片和组件实现产业延伸。
硅料、硅片“锁量不锁价”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光伏“新势力”,双良节能进入新能源赛道后,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据2022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7.45亿元,同比增长285.69%,实现归母净利润8.30亿元,同比增长368.83%。
10月26日,双良节能董事长缪文彬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截至三季度,公司硅片营收占比约为60%,净利润占比在40%以上。
董秘王磊称,截至三季度,硅片共出货约10GW。
据悉,从2021年10月至今,双良节能分别与通威股份(SH600438,股价45.55元,市值2050.5亿元)、天合光能(SH688599,股价70元,市值1517.3亿元)、爱旭股份(SH600732,股价39.99元,市值455.4亿元)、阿特斯、东方日升(SZ300118,股价27.13元,市值242亿元)等多家电池片制造商签订硅片供应长单,销售订单累计约900亿元。
与此同时,双良节能在硅料采购方面更显“大手笔”。
今年以来,双良节能分别与通威股份、新特能源、东方希望以及大全能源(SH688303,股价52.64元,市值1125亿元)签订了5份硅料采购长单,累计采购硅料79.65万吨,总金额达2272亿元。
11月1日,缪文彬对此表示,按照光伏行业通行规则,目前无论是硅料还是硅片,基本上都是采用“锁量不锁价”的方式,且不仅价格没有确定,销售订单也是动态的,随着公司产能释放,还会与下游客户签订新的长单,不存在找不到客户的情况。
“随着光伏行业规模不断增长,玩家不断加入,大家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双良节能更强调公司的运营效率和产品品质,以及和上下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缪文彬说道。
此外,对于目前市场上热议硅料降价,缪文彬则认为,降价是大概率事件,公司每周都在做情报搜集工作,但没法说何时降价、降价区间以及最终何时稳定价格,“公司已经作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以不变应万变,绝对不会用‘赌徒’心态去做事情。
”董事长:公司重视负债率和风险可控根据公告,此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关议案。
此前,双良节能公告称,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6亿元,主要用于40GW单晶硅二期项目(20GW)和补充流动资金。
今年第三季度,双良节能已完成约35亿元定增。
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货币资金仅31.65亿元,而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达33.93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2.65%。
对于定增完成后迅速开启下一轮融资,缪文彬11月1日表示,双良节能进入新行业,而且光伏行业作为一个相对重资产的行业,前期投入是必要的,公司也非常重视负债率和风险可控。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