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中国古代发明,却对世界产生了极度深远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81
核心提示:中国古代发明古代中国人在工程技术领域创造了众多的新事物,这些发明成为今天许多领域的技术基础。大约公元前200年,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独轮车。这种只有一个轮子的车,与从前的车完全不一样,它是一种高重心单一支点的滚动装置。这种车转向灵活,对道路几乎没有宽度要求,可在运动中保持平衡,能够在崎岖的小路上轻松地搬运重物。独轮车的发明需要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人们至今还不清楚它的发明过程。有人猜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诸葛亮运粮用的“木牛流马”,可能就是独轮车。1700年之后,欧洲人为独轮车添加了一个轮子,变成了今天

   

中国古代发明古代中国人在工程技术领域创造了众多的新事物,这些发明成为今天许多领域的技术基础。
大约公元前200年,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独轮车。
这种只有一个轮子的车,与从前的车完全不一样,它是一种高重心单一支点的滚动装置。
这种车转向灵活,对道路几乎没有宽度要求,可在运动中保持平衡,能够在崎岖的小路上轻松地搬运重物。
独轮车的发明需要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人们至今还不清楚它的发明过程。
有人猜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诸葛亮运粮用的“木牛流马”,可能就是独轮车。
1700年之后,欧洲人为独轮车添加了一个轮子,变成了今天的自行车。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5),中国人发明了机械传动装置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齿轮。
齿轮是一种带齿的轮子,大小不同的齿轮相互啮合能够改变机器旋转的速度和力量。
齿轮的出现,表明当时中国人已经有能力把简单的手工工具变成庞大而且复杂的机器。
大约与此同时,古代中国人先后完成了船舶推进与控制技术方面的两项重大发明——橹和舵。
从石器时代使用独木舟开始,人们一直使用桨划船。
划船人手中的桨周而复始地在空气和水中运动,桨划过空气时不产生推力,无谓地消耗体能;划桨时拍击水面还会引起船舶震动;在船的一侧划桨还会改变船前进的方向。
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橹。
橹在水中运动,像鱼儿尾部摆动,利用水的轴向反作用力,为船舶提供连续稳定的动力。
橹减轻了划船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航行速度,使船的航行更加平衡。
今天人们到浙江绍兴,还能看到头戴毡帽的船工双手插在袖筒里,悠闲地用脚摇橹的情景。
18世纪,蒸汽机诞生后,桨演变成安装在船体两侧的、由蒸汽机带动旋转的桨轮,橹则演变成深藏水下的螺旋桨。
螺旋桨成为一切机动船舶的动力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