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之前电都是由国家在管理,个人您根本就没有权利去谈价格和买卖电,电价是多少就是多少,只能是到当地的电网公司买电。
咱老百姓用电,每个月用得再多,也就是百儿八十度或者几百度,但工业企业就不一样了,每个月用几十万度甚至数百万度并不罕见。
对于企业来说,电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现在电改政策出来,我们个人也是可以买卖电了,只要是注册一家售电公司就可以了。
那么售电公司的电是哪里来的呢?售电公司一般拿电的话是有二个途径:一个是售电公司直接带替用电户,到当地的电厂去谈价格,这样会比你自己去谈价格低的多,因为你自己去谈的话,用电量也就那么多,售电公司的话他们是拿着全部用电户的电量总和一起去谈的,也就是说用电量越大,谈出来的价格就会越低。
另一个就是到当地的电力交易中心直接竞价。
电力交易中心有关人士解释,以前,电厂发出来的电量,会通过电网输送到用户家里。
也就是说,电厂只负责发电就行了,工业企业用电,要跟供电公司打交道,电价也是国家核定的电价。
而“电力直接交易”,则是对符合标准的发电企业、售电主体和用户,赋予自主选择权,换句话说,就是发电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输配电价,向电网企业支付相应的过网费,可以与用电户直接交易。
当然,直接交易双方要通过自主协商决定交易事项,然后依法依规签订电网企业参与的三方合同。
随着电力交易所的放开,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将正式走向市场化交易。
而电力是售电公司销售的w一产品,售电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售电公司的z终收益。
售电公司必须通过竞价策略在电力交易市场获取更多的电量,才能获得更多利润。
所以,售电竞价策略,确实是售电公司目前主要的盈利模式。
目前,以电厂为主的发电侧已经实现了较为充分的竞争机制,而新电改的重点是在售电侧引入竞争,逐步形成“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竞争格局。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售电公司更多的是通过竞价策略获得更多交易电量实现盈利。
一般来说,售电公司的利润,取决于竞价的精准度、中间差价及返还机制等因素按照政策实施意见,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和用户都是售电侧市场主体。
电网企业承担其供电营业区保底供电服务,在保障电网安全和不影响其他用户正常供电的前提下,可通过市场参与竞争性售电业务。
电网企业按规定向交易主体收取输配电费用,代国家收取z府性基金;按照交易中心出具的结算依据,承担市场主体的电费结算责任,保障交易电费资金安全。
因此,售电公司的角色不应只定位于卖电,而应定位于综合能源供应商的角色,为用户开展各种用能增值服务,包括节能管理服务、用能定制化服务、用电诊断、需求侧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