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喷车达哥编辑 | 德新去年的车圈大事里,有一个重要席位,要给到保时捷上市。
9月29日,保时捷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当天开盘价为每股84欧,市值高达765亿欧元。
此后股价继续走高至 93 欧元,市值更是达到了850亿欧元。
这个市值不仅让保时捷上市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三、德国历史上第二大的 IPO,也是继特斯拉、丰田、比亚迪之后,超越大众汽车的全球第四大车企!在全球资本市场持续遇冷、IPO数量同比下降近七成的去年,保时捷毫无疑问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与保时捷IPO的意气风发构成反差的是,2022 年整个汽车行业颇多的挑战:缺芯、疫情甚至是战争导致的供应链问题,让大部分全球性的车企都断伤了胳膊、掏空了钱包。
所以,保时捷为什么要在大环境并不乐观的时候选择上市呢?大众:“儿子,爸爸卖你换点钱行吗?”这点,我觉得挺明显。
保时捷上市的核心原因就两个:第一,母公司大众的电气化转型急需大量资金;第二,保时捷-皮耶希家族也想拿回更多的独立性。
哦,对了,国外对于传统车企的说法叫做“legacy automaker”。
在全球汽车行业轰轰烈烈的电气化进程中,大众作为传统车企,面对快速且激烈的行业变革,整体表现只能用平庸来形容。
2020年10月,大众的MEB纯电平台的首款车型,同样也是ID系列的首款ID.3正式开启,到去年11月,ID系列在全球共售出50万辆。
至于第一款车为什么是3开头,大众认为这是继甲壳虫和高尔夫之后,第三个业界标杆车型。
甲壳虫高尔夫都创造了传奇,起到了新车替代老车作为主力的作用,ID.3是第三次传奇的开端(至少大众是这么认为的)。
但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标杆显然还在特斯拉手上,硬生生赶出了131万辆的交付量。
要知道,这个车企,「正经」卖的车也就4款。
而比亚迪的纯电车型销量则在91万辆左右,也很不错。
2021 年 12 月,大众集团曾表示未来五年将共计投资1590亿欧元,用以电动车方面的软件开发以及新建工厂和供应链的搭建,以支撑NEW AUTO计划顺利推行。
残酷的现实是,大众在电气化转型的第一阶段,其产品销量表现,根本无法支撑大众继续加码这个领域的想法。
同时基于大众的销量,它在股票市场的表现也比较疲乏,没能起到助力效果。
就像听了哪个理想主义的大臣,搞变法把国库干空的皇帝一样,大众准备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去国际市场上换点钱。
整个大众集团内部,保时捷无疑就是那块最诱人的“宝贝”。
因为整个大众集团中,保时捷的利润率是最高的,达到了16.5%,远高于大众乘用车品牌的3.3%、奥迪的10.5%,甚至是宾利的13.7%。
它既不是完全没法走量的超跑品牌,也不是玩到最后只能靠情怀卖廉价车的没落品牌。
无论是品牌价值还是技术储备,它显然是大众集团手里的明珠。
走向上市之路,为大众集团提供资金,就成了不二之选。
事实上,保时捷此次上市,筹集的195亿欧元资金中,有约一半就将用于大众汽车的电气化转型。
甚至在招股书里,保时捷直接把帮助大众汽车转型直接列在了目标第二位。
这个操作无可厚非。
当年深陷财务危机的菲亚特,比大众现在境遇还要糟糕。
但最终通过法拉利的上市,菲亚特不仅还了债务,法拉利的股价也从刚刚上市时的100 亿美元,一路来到了430亿美元。
而保时捷作为跑车品牌的销量基础,远比法拉利要更大。
2021年,法拉利营收42.7亿欧元,利润8.33亿欧元;而保时捷在2021年营收为331亿欧元,利润达到53亿欧元。
整体规模是法拉利的6~7倍,市值想象空间巨大。
所以推动保时捷上市的计划,早早被固定在了整个大众集团的战略中。
哦,对了。
这看似大众集团和保时捷家族双赢的故事背后,其实还有一段保时捷嫡系旁系以及大众集团三方势力的「精彩宫斗」,但这是题外话了,感兴趣的话我单开一篇好好说说这其中复杂的「爱恨情仇」。
保时捷,是懂新能源的保时捷上市发行股票9.11亿股,这个取巧的数字就是为了纪念911这个款跑车对保时捷的重要性。
看这跑车品牌意识,有多强?但在保时捷上市路演材料里,第一条并不是列举911在全球的销量趋势和利润空间。
而是列出保时捷要“巩固作为电动跑车制造商的领先地位”。
要讲起保时捷电动化的故事,我们可以穿越到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最初的造车项目上。
在1901年,费迪南德推出了“Lohner-Porsche Semper Vivus”,这是基于他生中第一辆车 Egger-Lohner的经验而来的。
而Egger不是内燃机车,是个电动车。
Semper Vivus使用到了内燃机作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