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磁流体发电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110
核心提示:磁流体发电技术磁流体是"电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 Power Generation)"的简称。这一技术研究导电流体(并非"磁性流体"),如等离子体、海水等在磁场中运动的规律。尽管法拉第发现申磁感应定律时,切制割磁力线的对象是固体导线.但他很快在1832年又提出有关流体切割磁力线的电磁学问题。他根据海水切割地球磁场产生电动势的想法,测量秦晤十河两岸间的电位差,希望间接地测出流速,但因河水电阻大、地球磁场弱和当时的测量技术水平低.没有达到

   

磁流体发电技术磁流体是"电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 Power Generation)"的简称。
这一技术研究导电流体(并非"磁性流体"),如等离子体、海水等在磁场中运动的规律。
尽管法拉第发现申磁感应定律时,切制割磁力线的对象是固体导线.但他很快在1832年又提出有关流体切割磁力线的电磁学问题。
他根据海水切割地球磁场产生电动势的想法,测量秦晤十河两岸间的电位差,希望间接地测出流速,但因河水电阻大、地球磁场弱和当时的测量技术水平低.没有达到目的。
1937年哈特曼根据法拉第的想法,对水银在磁场中的流动进行了实验,并成功地提出黏性不可压缩磁流体力学的理论计算方法。
由于在一定的磁场强度下,流体的流速越大感生的电流也越大,而液体的流速很难提高.所以.20世纪50年代末期,人们提出用高温、高速流动的电离气体(等离子体)通过强磁场来更高效地产生电流,从而发展成为现在的磁流体发电技术。
高温、高速流动的气体通过磁场时,这些气体在高温下发生电离,出现了一些自由电子,就使它变成了能够导电的高温等离子气体。
所谓"电离",就是气体原子外层的电子不再受核力的约束,成为可以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高温等离子气体以高速流过一个强磁场时,就切割了磁感线,于是就产生了感应电流。
普通气体在7000 ℃左右的高温下才能被电离成磁流体发电所需要的等离子体。
如果在气体中加入少量容易电离的低电位碱金属(一般为钾、钠、铯的化合物,如碳化钾)蒸气.在3 000 ℃时气体的电离程度就可达到磁流体发电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采用抽气的方法,使电离的气体高速通过强磁场,即可产生直流电。
加热气体使之电离所用的热源,可以是煤炭、石油或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也可以是核反应堆提供的热能。
当前,世界各国的电力主要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