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新能源车板块的下一个引爆点!(附牛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109
核心提示:12020年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0.8Gwh,宁德时代以2.8Gwh的装机量重回全球第一,市占率为25.9%。此前,因为疫情的原因,国内新能源车的产销同比大幅度下滑,影响了宁德时代的装机量。如今的动力电池市场,已经高度集中化了,未来,这个集中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因为头部的企业占据着市场和利润,从而获得更大的融资空间,然后用利润和融资大规模烧钱研发,在技术上尾部企业会越来越难以望到头部企业的项背。就跟芯片产业一样,最后台积电能做到3-5nm的技术,跟其它对手拉开巨大的差距。从而独享着50%的毛利率、3

   

12020年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0.8Gwh,宁德时代以2.8Gwh的装机量重回全球第一,市占率为25.9%。
此前,因为疫情的原因,国内新能源车的产销同比大幅度下滑,影响了宁德时代的装机量。
如今的动力电池市场,已经高度集中化了,未来,这个集中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因为头部的企业占据着市场和利润,从而获得更大的融资空间,然后用利润和融资大规模烧钱研发,在技术上尾部企业会越来越难以望到头部企业的项背。
就跟芯片产业一样,最后台积电能做到3-5nm的技术,跟其它对手拉开巨大的差距。
从而独享着50%的毛利率、36%的超高净利率!不过与芯片不同的是,在电池领域,我们有着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不会被人卡脖子,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
看下面的产业链统计数据,目前市场上的知名电动车品牌,绝大部分都是由本土电池公司配套。
2虽然市面上经常有对续航的鄙夷,但新能车的销量会说话。
今年的热销车型里,大都为C端的真实需求,补贴车型几乎难觅踪影了。
可以判断,纯电动车的产品价值正在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看上表的数据,去年高居销量榜首的北汽EU、比亚迪元、奇瑞eQ等补贴大户,今年都遭遇了滑铁卢。
售价高于20万以上的Mdoel3、蔚来ES6,和售价低于5万元的宝骏E100则大行其道。
谁会开着特斯拉、或蔚来,去跑滴滴呢?虽然2.0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降低了对纯电动的期待,但是纯电的产品价值已经使得他成为了像Iphone4一样的存在。
前一阵,传言上面重新提起对节能混动车的重视,而推迟了对纯电车型的替换节奏。
也许诺基亚的心里,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技术路径2.0吧。
曾经的诺基亚N97,不就是一款搭载了塞班系统,智能机和功能机混合的半智能机吗?销量上也有过辉煌呢。
但真正的苹果智能机出来之后,很快就对这种过渡机型形成了全面性的替代。
9月份,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实现13.8万辆,同比增长67.7%,环比增长26.2%,相当令人惊喜。
其中,纯电动车销量10万台,环比增长25.4%,插电混动销量2.5万辆,环比增长24.4%。
2019年的6月是新能源车退坡补贴的最后一个抢装月,而年底12月份是车企的传统促销期,这些月份的销售都会高于其他月份,数据是受到干扰的。
而在正常月份里,今年9月的销量,可谓用“炸裂”来形容。
纯电车无疑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信的话,请看看9月份都卖了哪些车:前十里面,只有广汽的埃安S商用的比较多,因为广汽搞了个网约车平台如祺出行,底下跑的大都是这款车。
五菱宏光mini、欧拉黑猫R1、奇瑞EQ1属于同一类——老年代步车和小电驴升级版。
它们并不适用于网约车跑运营,只适合买菜、接送小孩、上下班,无疑都是真实的C端需求。
至于特斯拉和比亚迪汉,以及蔚来、理想等新势力的车,就更毋需多言了。
3我们知道,电动车的核心技术有三大块:电池、电机、电控。
掌握这三个,就掌握了通往巅峰的钥匙。
电池咱们已经是全球领先了,鉴于华为和中兴的前车之鉴,其他两块会不会阻碍咱们通往电动车的巅峰呢?先看电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占电控成本近40%的功率模块(主要是IGBT),也是被别人拿捏的死死的。
国外,英飞凌IGBT模块在国内装机数达58.7%,而国内最大的厂商比亚迪份额只有18%,而且大部分自供,外销的只有4万套。
鉴于功率模块对于百公里电耗等新能车的性能影响很大,加上电动车续航的吃紧,目前汽车厂商采购的时候,基本只认英飞凌、三菱、安森美、富士、仙童这些头部企业的货。
因为国内厂商里,最先进的比亚迪也和这些头部企业有差距,况且他自供产能都不太足。
IGBT的设计制造、模块封装、失效分析、测试等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欧美日企业手里,而生产工艺设备难以获取,要么高价,要么不卖。
其实,功率半导体的难点,最难的不是设计,而是制造工艺——原材料制备和成品制作。
没有设备,一切的设计图都是天方夜谭,空中楼阁。
而要做出设备,又得突破材料技术,可是材料这个东西,是制造业里壁垒最高的环节。
因为你无法山寨,也无法逆向。
目前的关键核心材料,全球总共约130种,也就是说,只要你有了这130种材料,就可以组装出世界上已有的任何设备,进而生产出已有的任何东西。
根据工信部2018年7月发布的数据,这130种材料,其中32%国内完全空白,52%依赖进口,在高端机床、火箭、大飞机、发动机等尖端领域比例更悬殊。
有些零件虽然实现了国产,但生产零件的设备依然95%依赖进口。
所以,功率模块的二级市场投资,是个门槛极高的环节。
既是机会,也有很大风险,因为这是个容易卡脖子的领域,有出现黑天鹅的可能。
这需要足够专业和拥有风险承受力的投资者,才可参与。
4不过说到材料,在电动车的另一个领域,咱们可是笑傲江湖。
这便是电动车的三大核心之一电机的上游材料——稀土永磁。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行业里,能拿的出手的,在世界范围内有技术壁垒的,也就只有锂电池和稀土材料这两个宝贝了。
曾经的曾经,稀土一度也是被卡脖子的领域,那个时候中国不得不低价出口稀土精矿,再以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购入稀土加工产品。
后来,徐光宪横空出世,开了个外挂,整出了串级萃取理论,直接让兔子一跃成为稀土冶炼分离技术最牛逼的国家。
尤其在镨钕的分离上,独步全球!稀土矿都是共生矿,一堆元素集合在一起,很难分离,而其中最难的就是镨钕的分离。
这里要画个重点,“镨钕”中的钕元素,是目前永磁同步电机的核心材料——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的核心元素。
所以,电机这块咱们不虚,一点都不虚。
目前,永磁同步电机是新能源电动车电驱动系统的主流电机。
因为对比其他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以下优点:(1)功率密度大、转矩密度高,在汽车启动时能提供有效的启动转矩,满足汽车运行需求;(2)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永磁同步电机使用永磁体代替励磁线圈,结构更为精简,改善了新能源汽车电机工艺性,提升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3)体积小、轻量化,同容量的永磁同步电机体积、重量和耗材仅为普通新能源汽车电机的 70%左右;(4)高效节能,永磁同步电机通过永磁体产生磁场,带动定子、饶子转动,减少了转子电阻损耗,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电机效率,是目前效率最高的电机。
简而言之,对比交流异步电机和直流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单位做功耗电量小、单位做功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更加省电,同时节余更多的空间安装其他设备。
鉴于目前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和电子化程度高,以及电池技术飞跃的难度,低能耗的需求愈发紧迫。
所以,永磁同步电机简直就是为电动车量身定做的。
不过电机技术门槛不高,固定资产投资较重,属于依靠规模壁垒的生意。
所以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里,电机是议价能力最弱的环节,而且竞争格局也不好。
这么多年过去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机企业依然呈现供给分散的格局,至今也没有看到哪个企业比较有优势。
更尴尬的是,销量比较大的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电机都是自供的。
因而电机这块儿的投资还需要谨慎。
但是,电机上游的高端钕铁硼材料这块儿,行业壁垒高,竞争格局是很不错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全球稀土永磁材料相关专利,一半以上被日本垄断,以日立金属为代表的国际龙头凭借其掌握的专利技术进行大规模专利交叉许可,对自身进行严密的专利保护。
截至目前,我国仅有 8 家企业获得了专利许可或授权,这就意味着我国剩下的 200 多家稀土永磁企业产品难以出口,丧失了国外高端市场份额。
A股里,中科三环、安泰科技、宁波韵升、正海磁材、大地熊,这五家获得了日立金属的授权。
另外三家获得授权的厂商,分别是京磁材料、北京银纳金科、宁波金鸡强磁。
高端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多属于非标准化产品,需要针对客户进行开发,要求较高的灵活性和快速的响应开发能力。
同时,设备投资大,资金要求高。
所以业内从事高端钕铁硼材料研发、生产的厂商数量较少,全球市场上也主要就是中国这几家,加上外资的日立金属、信越化学、德国 VAC 等几家。
供应端有限,而需求端却越来越广阔。
除了新能源汽车电机之外,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还应用于其他高技术壁垒的产品,包括各种型号电机、压缩机、传感器、扬声器,应用于传统汽车 EPS、风力发电、变频家电、节能电机、耳机、音响等多种领域。
其中,新能源汽车、风电、变频空调,是未来需求增量最广阔的三个场景。
钕铁硼被誉为“万磁之王”,只要用到磁铁的地方,它的性能一定是最优秀的,带来的效率提高也一定是最优的。
它能高效地实现电信号转换和电能—机械能转化等重要性能,是电子通信行业向小型化、轻薄化方向升级过程中必需的核心技术之一。
但A股里的投资者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点。
目前市场上对于稀土永磁板块的关注,更多还是从毛衣战的角度出发,纯粹是概念的炒作。
很多概念股都是中美有事的时候就高潮一下,没事就一边去凉快着。
整体来看,这是目前新能源车板块里,为数不多的股价还普遍较低的板块之一,或许有一定的预期差。
5从稀土永磁材料的技术来看,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赶了上来,并且领先全球。
看下面这份技术参数对比:来自大地熊招股说明书 附注:磁性材料的最重要指标,是最大磁能积和矫顽力。
高磁能积、高内禀矫顽力,代表要实现相同磁力所需磁性材料的体积更小、质量更轻,磁体的抗退磁能力更强,使用效率更高。
最大磁能积、矫顽力和剩磁三类指标主要衡量的是材料磁性能,越高越好。
下面对主要的钕铁硼材料企业进行梳理:数据截止2020年10月21日星期三 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企业中科三环公司是全球钕铁硼领军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钕铁硼永磁体制造商,现有毛坯产能1.95万吨,主要分布在宁波、天津、北京、肇庆等,同时公司与日立金属设立合资公司制造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
公司2001年起积极强化与上游原料供应的深度合作,参股南方稀土高技术和科力稀土,2010年与五矿稀土签订优先供货协议,2015年通过宁波科宁达与虔东稀土成立合资子公司。
2019年与南方稀土集团共同扩产5000吨/年的高性能钕铁硼,进一步保障原料供应。
此外还参股南方稀土集团5%的股权,进一步直接保障原材料的稳定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