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7号讯(山东台综合广播记者 卢怡婷)“国和一号+”是在威海荣成开工建设的全国首个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智慧核能“聪明在哪里?”示范项目“哪些能成为示范呢?记者为你解密。
走在全国前列的山东核能“核能是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能源选择。
”省能源局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发展核能作为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在加快推进核电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核能综合利用,持续放大“核电+”效应。
从全国首个“核电供热商用项目”到世界首个“水热同传”项目,再到“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开工建设,项目立足核能发电,打造了集光伏发电、海上风电、核能制氢、核能供热、海水淡化、储能等为一体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新模式,这都标志着山东核能综合利用已驶入“快车道”,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聪明的大脑“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依托智慧能源管控与服务平台,利用5G网络传输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精准采集、显示、处理核风光氢储等多能源数据,实时监控电力供需状态;增设智慧储能、电解制氢等设施,通过智慧平台智能调控,实现用电低谷期电力存储、制氢,用电高峰期电力入网调峰,提高用能效率,达到多能源互补及供需平衡,蹚出了一条“核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
干了这一杯海水该项目充分利用核电厂址空地、海洋、楼宇屋顶等资源,综合布置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海水淡化等工程,实现厂址区域及海洋资源最大化利用、立体化开发。
据测算,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增加发电量约600万千瓦时,替代煤炭消费1800吨,减排二氧化碳4500吨。
结合厂址区域临海而建、淡水资源紧张等问题,分期建设核能海水淡化工程,近期建成日产1万吨海水淡化项目,作为荣成市战略备用水源,远期将扩容至日产10万吨,实现对周边居民供水。
下一步,我省将加快推进“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投产。
同时,依托胶东半岛优良核电厂址资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稳妥推广海阳核能清洁供热模式,深入探索核能在海水淡化、制氢等领域的应用,强化核风光氢储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绿色电力大规模消纳和源、网、荷、储深度协同,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多能互补体系,助力全省能源绿色转型、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