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滑环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133
核心提示: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第1课 种子发芽了1、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2、种植番茄应该:选好种子、松土、播种、盖一小层土、定期浇水、施肥3、可以通过自己做实验、询问他人、查阅书籍、运用网络等方法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的知识。4、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发芽的时间、适合生长的季节也会不同。5、种子发芽的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1)种子完好无损且符合发芽的季节。(2)适量的水分(潮湿)(3)适宜的温度(温暖2

   

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第1课 种子发芽了1、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2、种植番茄应该:选好种子、松土、播种、盖一小层土、定期浇水、施肥3、可以通过自己做实验、询问他人、查阅书籍、运用网络等方法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的知识。
4、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发芽的时间、适合生长的季节也会不同。
5、种子发芽的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1)种子完好无损且符合发芽的季节。
(2)适量的水分(潮湿)(3)适宜的温度(温暖25℃左右)(4)充足的阳光第2课 幼苗长大了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植物的根常见的类型:直根、须根、不定根、假根。
3、植物的根的作用:(1)吸收水分和养.(2)固定植物4、树干、树枝都是植物的茎,我们平时吃的洋芋也是茎。
5、植物的茎有很多种类: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
(了解)6、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另外一个作用是连接根和叶。
7、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8、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植物生长。
所以,把幼苗的叶片摘光,幼苗就不能活了。
9、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3课 植物开花了1、番茄花的雄蕊和雌蕊在同一朵花上,这样的花称两性花。
2、黄瓜花的雄蕊和雌蕊不在同一朵花上,这样的花称单性花。
3、怎样辨别黄瓜花是雌花还是雄花? 答:黄瓜的雌花会长在小黄瓜上,而雄花直接长出来。
4、植物有多种传粉方式: (1)昆虫传粉。
如桃花。
(一般鲜艳、芳香) (2)风力传粉。
如玉米。
(一般多、小而轻) (3)自花传粉。
(4)人工辅助授粉。
5、桃、油菜的花依靠昆虫传粉。
它们以鲜艳的花瓣、芬芳的气味或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成为虫媒花。
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6、玉米、杨树的花依靠风力传粉,称为风媒花。
它们一般都很小,花粉多而轻,也没有花香和花蜜。
风力越大,花粉传播的距离越远。
7、豌豆、小麦能自己给自己传粉,不需要风和昆虫的帮忙,被称为自花传粉。
这些花里既有雄蕊也有雌蕊。
8、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人们常常会对一些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如黄瓜、丝瓜等。
9、传粉:雄蕊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10、花粉必须落在雌蕊上才有可能结果。
第4课 植物结果了1、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
2、根、茎、叶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3、平时吃的是植物的哪个部分? 答:(1)根——胡萝卜、萝卜、地瓜、甘薯 (2)茎——甘蔗、土豆、芹菜、莴笋、藕、白菜 (3) 叶——白菜、菠菜 (4) 花——花菜、黄花菜、棠梨花 (5)果实——香蕉、豆角(带豆皮的豆类)、南瓜、玉米粒、西瓜、辣椒(6)种子——花生仁、豆粒4、植物的特殊用途 (1)为我们提供食物。
例如:白菜 (2)可以制作衣物。
例如:棉花 (3)可以作药材。
例如:贝母、三七 (4)橡胶树是轮胎的重要原材料。
(5)蓝靛果可以用来做染料。
(6)甘蔗可以提炼糖。
(7)玉米可以生产乙醇汽油。
5、植物的一生一般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大、开花、结果、枯萎、死亡的过程。
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第5课 不同环境里的植物1、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
2、沙漠里降水很少。
白天阳光强烈,气温很高;夜晚气温骤降。
适合生长仙人掌等耐旱的植物。
3、高山上的土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
雪松可以在高山上生长。
4、热带草原上的降水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干旱,一段时间大量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
水瓶树可以生长在热带草原。
5、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有些地方常受季风影响。
椰子树可以生长在热带沿海地区。
6、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7、叶子有正反两面。
一般正面比较光滑且颜色更深。
8、比较大叶黄杨和杨树的叶子: (1)大叶黄杨的树叶光滑,革质,较厚。
卵形、长椭圆形、针形,冬季不落叶。
(2)杨树的树叶表面不光滑,较薄,心形,冬季落叶。
9、杨树是落叶木,冬天来了,树叶会落下,落叶以后可以降低蒸发作用,减少水分的流失,以免温度过低造成植物的冻伤。
10、冬天来了,大叶黄杨靠表面的蜡质减少蒸发。
第6课 沙漠中的植物1、沙漠中常见的植物有:仙人球、仙人掌、沙棘、骆驼刺、梭梭树、胡杨等,芦荟、石莲花也可以生长在沙漠中。
2、仙人掌的叶像针,它的茎绿色而且有一层蜡质的外表。
3、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都很厚,黏糊糊的,储存着大量水分。
4、在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实验中发现:用蜡纸包裹的纸保湿效果最好。
结论:仙人掌针形叶和蜡质外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
5、骆驼刺、梭梭树等沙漠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更多范围的水分。
地上部分矮小,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6、形态不同的沙漠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沙漠干旱、风沙大、温差大,所以:(1)生长在沙漠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才能吸收到更深更远地方的水分;(2)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会很小(3)茎和叶会有蜡质外表。
第7课 水里的植物1、池塘里生长着各种植物,它们的叶子的大小、茎的粗细长短、花的形态等都不一样。
2、水里的植物,有的生长在水底,有的长在水中,有的生长在水面。
3、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把它们分为三类: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
4、探究水葫芦漂浮的秘密:(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1)压入水中后松手,会漂起来。
(轻) (2)用手挤,能轻易按下。
(内部可能是空的) (3)掰开,看到内部是空的。
(内部真的是空的) 结论:水葫芦漂浮的秘密是:内部是空的,有大量气体,很轻。
5、观察金鱼藻: (1)用手搅动后发现:金鱼藻随水流而扭动。
(2)加水后发现:原本沉于水底的金鱼藻浮起来了。
总结:金鱼藻很轻,不能固定在水底时会漂浮起来。
而且它的茎柔软,这样就不容易折断啦。
6、莲的叶柄和地下茎有中空的管道,以保证植株的水下部分对氧气的需求。
7、水里的植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本领? 答:(1)有的中空,能通气;(2)有的柔软,不易被折断;(3)有的很轻,能漂浮在水面;(4)有的叶细小,可以减少阻力;8、红树能在海水中茁壮成长。
9、为了防止海浪的冲击,红树的树干一般不会无限增长,而是从主干上长出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潭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
10、红树还有许多指状的呼吸根从土中伸出地面,在涨潮时帮助植株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11、碗莲的特点:叶圆形,有浮叶,也有立叶,地下茎长而肥厚。
喜光、喜热、怕干、不耐阴,适合生长在黏土里,温度20-30℃。
第8课 石头上的植物1、大多数植物长在土壤里,但也有一些长在石头上,比如:南挺芥、青苔、虹如玉等。
2、青苔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3、青苔地下部分的根状物其实是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
4、青苔生存所需的水分和养料,是通过其表面那些细小的叶状结构直接吸收的。
5、卷柏也叫九死还魂草。
6、卷柏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耐旱力极强。
它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干旱的岩石缝中。
7、卷柏在有水分供应的情况下生长得很翠绿,缺水得时候,就会卷起来,随风飘扬,到有水分的地方又开始生长。
(转移生长的位置)8、卷柏是通过休眠或者转移生长地的方法适应环境的。
9、仙人掌是通过减少水分蒸发的方法适应环境的。
第3单元声音的奥秘第9课 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击打鼓面,鼓面振动发声,引起鼓面上的积水振动,从而激起水花。
3、动物有自己的“语言”,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
4.鱼类会利用鱼鳔、鳃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
5.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6.蛇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的“咝咝”声。
7.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
8.快速地往复运动也就是振动。
9、一些昆虫通过翅膀的摩擦或振动发声。
10. 敲击音叉,为什么会激起水花?答:敲击音叉,接近水面,音叉发声时叉臂会振动,当叉臂接近或触及水面时,就引起水面振动甚至激起水花。
11、敲击有水的鼓面,为什么会激起水花?答:击打鼓面,鼓面振动发声,引起鼓面上的积水振动,从而激起水花。
12、物体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共同现象?答:物体发出声音时都会有振动产生。
第10课 声音的传播1.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2.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在吊着泡沫塑料小球的纸屏一侧的较近处敲小鼓时,纸屏上吊着的小球会振动。
这是因为小鼓发出的声音冲击纸屏,使其振动,间接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产生振动。
4、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鼓膜的振动。
5、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声音经耳廓收集后进入到外耳道,到达鼓膜,鼓膜振动带动听小骨机械运动将声音能量传入内耳——也就是耳蜗。
耳蜗内数以百计的听毛细胞,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听神经传至大脑,大脑处理获得的声音信号,并告知你听到了声音。
6、声音时怎样通过土电话传播的?答:打“土电话”时,一侧同学发出的声音先引起纸杯振动,然后带动棉线振动,棉线再带动另一侧的纸杯振动,纸杯再把声音传到人耳里,这样,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第11课 不同的声音1.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
音量的强弱跟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2. 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音调的高低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 敲击水量不等的瓶子,装水较少的瓶子,音调更高。
4. 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长度较短的管子,音调更高。
5. 敲击铝片琴,长度较短的铝片,音调更高。
6. 弹拨吉它时,细的琴弦,音调更高。
7. 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汽车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都是噪声。
8、有些人爱听的摇滚乐,对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就是噪声。
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
9.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10.发出音调高的物体通常是薄的、细的、短的、紧的, 而发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厚的、粗的、长的、松的。
11.降低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源、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
12.保护听力的做法是什么?答:(1)、不随便挖耳朵。
(2)、不制造噪声;(3)、不长时间戴耳机听;(4)、佩戴防噪声耳塞;13、发出高音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发出低音的物体呢?答: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第4单元身边的材料 第12课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1.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它们属于天然材料。
2.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于人造材料。
3.说说棉花和腈纶棉的区别:棉花是植物纤维,易燃,燃烧时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粉末状灰烬。
腈纶棉燃烧时呈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4、为什么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答:天然材料中,棉花虽然柔软、吸汗、舒适,但容易起皱、起球,不如人工材料的腈纶棉色彩鲜亮、样式新颖。
再者,人工材料的成本比较低,做出来的物品就有价格优势。
因此,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用人工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
第13课 纸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东汉时期的蔡伦通过总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作为原料的造纸方法,生产出了轻便且价廉的纸张,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2.现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为了保护树木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3、不同的纸,吸水性、结实程度不同。
4、你能想到哪些节约用纸的办法?答:(1)、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
(2)、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正反两面都要用。
(3)、尽量节约用纸,无论是纸巾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4)、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
(5)、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美化生活等等。
第14课 金属1.研究金属的共同性质的方法:①用砂纸打磨,看它们的表面。
②放到热水中,比较它们的传热性。
③用锤子锤打,比较它们的延展性。
2.研究金属的不同之处的方法 ①称一称比较它们的轻重。
②划一划、刻一刻比较它们的硬度。
3.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从古代的青铜到如今的铝合金,各种各样的合金材料应运而生,并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4、金属的共同性质:常温下一般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热性,有延展性。
金属的不同之处:硬度不同,轻重不同。
5、用金属铁制作锅,是因为它硬度大、价格低廉;用金属铝制作饮料盛装罐,是因为它比较轻、延展性好;用金属铜制作锣,是因为它硬度大、延展性好;用金制作首饰,是因为它延展性好、价格昂贵。
第15课 塑料1、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目前,塑料制品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人们的生活。
2、塑料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就是不易分解它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对环境极为有害。
人们把废塑料污染环境的现象称作“白色污染”。
3、塑料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
4、用多种方法辨别羊毛毛线和塑料绳:(1)、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毛线,难拉断的为塑料绳。
(2)、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毛线,无烧焦羽毛气味、易结球的为塑料绳。
5、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重复使用没有破损的塑料制品,如重复使用塑料袋等;(3)、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如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塑料制品等;(4)、回收各种废弃的塑料。
6、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哪些不好的影响?答:(1)、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
(2)、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饲料或残留在野外的塑料,也会造成因消化道梗阻二死亡。
7、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答:(1)、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塑料袋。
(2)、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可降解的容器制品。
(3)、避免物品的过渡包装。
(4)、宣传呼吁别人也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可讲解的容器制品。
(5)、不乱扔垃圾,能收集处理的全收集处理。
第五单元 观测天气第16课 测量气温1.我们可以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
2.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
3.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 为了节约能源,空调设定在26 ℃。
5. 同一时间,水泥地上比草地上气温高,阳光下比背阴处气温高。
6.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
它的四壁用木片做成百叶窗式,一面是门,箱顶和箱底用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制成,箱内外涂白漆。
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箱门朝北,箱底离地面1 .5 米。
第17课 云量和雨量1.云也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2.天空中云的多少叫作云量。
3.如果把天空看成一个圆,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我们就可以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积来划分云量。
4.下雨后和下雨前相比,天更亮了、云少了、能见度更好。
5.雨量器是测量雨量的专用器具。
6.用雨量器测量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
7.根据天气预报中24小时降水强度的界定标准。
雨可以分为特大暴雨(>250毫米)、 大暴雨(100—250毫米)、暴雨(50—99.9毫米 )、 大雨(25—49.9毫米) 、 中雨(10—24.9毫米)、 小雨(<10毫米) 。
8.降水过多易引发洪涝,降水过少易导致干旱。
洪涝和干旱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常常无法估量。
9、下雨了,怎样知道一场雨下得有多大?答:测量24小时降水强度,根据降水量判断雨的大小。
10、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答:行,雨量器的口径越大,所接触雨水的面积就越大,因此,雨水上升的程度与小口径的是一样的。
11、下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答:下雨可以①补给水源、②灌溉农田、③净化空气、④调节气温。
第18课 风向和风力1.天气预报中从风向和风力两个方面去描述风。
2.风也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3.风吹来的方向叫作风向,风的强度叫作风力。
4.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力可以用风力计来测量。
5. 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6.风级歌:零级烟柱直冲天; 一级轻烟随风飘;二级轻风吹脸面; 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 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 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 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7.龙卷风、台风这些极端的天气现象,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多危害。
台风有时候也会带来降水的好处。
8.风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答:①传播种子、②帆船航行、③风力发电。
9.龙卷风、台风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危害?答:(1)龙卷风的危害有:拔起大树、摧毁建筑、交通中断、毁坏庄稼等。
(2)台风的危害有:骤降暴雨,树木、房屋倒塌,摧毁庄稼,引发泥石流等。
第19课 天气和气候1.天气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
2.在一定的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就是该地区的气候。
3.地球上的气候类型有雨林气候、草原气候、极地气候等。
4.不同类型的气候,造就了不一样的动物植物。
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1. 科学有不同的领域,科学家也有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
2. 还有更多领域的科学家,如生态学家、气象学家、电磁学家等,他们都在努力揭开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规律,让科学为人类服务。
3. 三年级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应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等八个方面。
4.在提出问题阶段,练习提出能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的问题;5.在设计方案阶段,注意对比实验要公平,设计对比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6.在得出结论和分享交流阶段,要注重依据证据。
7. 如果在冰上撒盐 ,冰会加快融化。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知识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种子发芽1.种番茄: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番茄种子一般不容易发芽,要提前做好栽种试验和温水浸种处理。
2.番茄种子外形特征: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
3.黄瓜种子外形特征:橄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4.栽种记录要记哪些内容?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等。
5.蚕豆种子外形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6.苹果种子外形特点: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7.红松种子外形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8.冬瓜种子外形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9.枣种子外形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
大。
1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2.植物幼苗柔嫩,需要细心照料,适时浇水。
注意不可以直接浇自来水,要将自来水放在盆里24小时以上再用,目的是使水中的氯气等物质挥发,否则会烧死幼芽。
第2课幼苗长大了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的作用为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还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3.玉米的根比较特殊,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茎节长出的称地下节根,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
4.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伸入土里的。
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5.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6.茎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输送水分和养料。
7.树干、树枝都是茎.8.我们平时说的芹菜茎其实是叶柄,而实际的芹菜茎是叶包裹着的短缩茎。
9.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有运输水分、养料和支持叶片伸展的作用)。
10.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子叶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自己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
11.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制造并吸收养料。
第3课 植物开花了1.番茄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而黄瓜花则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花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
2.只有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植物才有可能结出果实。
3.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和人工辅助授粉这几种常见的传粉方式。
4.黄瓜的雌花后面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
5.桃、油菜的花依靠昆虫传粉。
它们以鲜艳的花瓣、芬芳的气味或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被称为虫媒花。
6.昆虫传粉:木兰、百合、杧果、玫瑰、绣线菊等。
7.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8.玉米、杨树的花依靠风力传粉,被称为风媒花。
它们一般都很小,花粉多而轻,也没有花香和花蜜。
9.风力越大,花粉传播的距离越远10.风力传粉:栎、桦、松、杉、柏、高粱、核桃、板栗等。
11.豌豆、小麦能自己给自己传粉,不需要风和昆虫的帮忙,被称为自花传粉。
12.自花传粉:棉花、花生、大豆、豇豆、等。
13.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时,人们会对一些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如黄瓜、丝瓜等。
第4课 植物结果了1.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大多数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2.豆角、豌豆、花生、香蕉、南瓜是果实。
3.胡萝卜吃根,豆角吃果实,豌豆吃种子,甘蔗吃茎,花生吃种子,菠菜吃茎和叶,香蕉吃果实,芹菜吃茎和叶,南瓜吃果实。
4.番茄和黄瓜的植株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5.无籽西瓜和香蕉的种子在人工培育的过程中退化了,但它们也是果实。
6.种子一般包括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
7.植物是人类重要的食物和药物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