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至23日,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率队与国家相关部委单位在北京举行了多场工作会谈。
在与相关部委单位进行工作会谈时,景俊海、韩俊多次提及了一个工程,那就是“陆上风光三峡”工程。
这项工程是个什么工程?将在吉林“十四五”时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又会对吉林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怎样的助力?其实,“陆上三峡”工程早已成为吉林省的重要“热词”。
去年12月25日,吉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即明确提出,要加快整合东部抽水蓄能和西部新能源资源,2021年启动吉林陆上“三峡”规划及建设,加快推进长白氢能走廊、“两横三纵一中心”油气管网、“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建设,构建风、光、水、火、气等多元化电源系统和现代电网系统,建好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2021年1月25日,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吉林省将创新发展氢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并整合东部抽水蓄能和西部新能源资源,启动吉林“陆上三峡”工程。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报告指出,将积极打造国家级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
开发建设白城、松原两个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区,抓好松原长青等12个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在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报告指出将打造“两横两纵双环”电网,完善500千伏电网结构,启动吉林“陆上三峡”工程,推动“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建设。
报告同时提出,将启动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加强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全面构建绿色能源、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加快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在2021年白城市两会上,白城市市长李明伟表示,该市将承接吉林省“陆上三峡”工程,围绕打造国家级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新增清洁能源装机300万千瓦以上。
中国吉林网记者了解到,吉林省作为国家首批7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风电资源丰富。
白城市作为省内风能资源富集区,地处西部平原区,在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控制下,常年多风,可开发装机容量2280万千瓦,与中国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当,发展潜力相当惊人。
为充分利用吉林省丰富的风能资源,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020年11月至12月,吉林省发改委先后批复核准两批次15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99.19万千瓦。
但一直以来,电力消纳不足是困扰吉林省风电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2021年白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时期,白城市将把风电等新能源就地转化消纳作为主攻方向。
吉林白城:风力发电厂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