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陈沛 采访发自云南瑞丽市1月12日,三全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郑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地美特公司)董事长陈泽民在地美特瑞丽地热发电站观摩会上公布,地美特瑞丽地热10MW(注:MW为兆瓦)发电站目前净发电量已达到1.2MW,该电站仍在扩建之中。
7旬“创客”陈泽民的地热梦,也在瑞丽这个美丽的小城开花结果。
这也意味着,地美特公司采用系统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开创的分布式集装箱地热发电新模式,未来将使地热发电成本低于火力、水力和风力发电,推动中国地热发电产业在新的起点上快速崛起。
“它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榜样作用远远大于本身的经济作用。
”陈泽民说。
1月12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跟随陈泽民观摩地美特瑞丽地热项目所在地。
与想象中的发电厂不同,整个厂占地仅十几亩,没有复杂的管道和大量的钢架结构,真正占地的是5组集装箱,与其说像发电站,不如说更像一个仓储库。
陈泽民告诉记者,这一组集装箱就是400千瓦的发电机。
“一组发电机是12米×3米左右,完全与集装箱标准相吻合,这在后期大规模运输过程中,能减少很多麻烦。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个集装箱就是一个发电机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地热电站——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也来到现场。
多吉表示,羊八井的热电站是20兆瓦的产能,但是所使用的工作人员、设备,均比地美特地热发电项目复杂得多,地美特公司“了不起”。
“现在我们采用系统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开创的分布式集装箱地热发电新模式,一个发电机是400千瓦,5个连起来就是2兆瓦,现在估计净发电是1.2兆瓦,还是很保守的。
”陈泽民表示,从打井到发电,地美特公司仅用了半年时间,可谓“地美特速度”。
更让陈泽民信心十足的是,地美特安装过程简单,技术成熟后能迅速在全国推广。
陈泽民描绘未来的地热利用场景:“只要在工厂所在地打一口井,将集装箱运过来安装上就可以发电,不用煤,还稳定,不用远距离搭建电缆,减少成本。
”陈泽民算了一笔账,德国目前地热发电一度折合人民币2元多,虽然与国内几毛的电比起来确实价格高不少,但实际很低。
“现在几毛钱的电价,没有将治理雾霾和环保的代价折算进去,就像光伏发电一样,一开始每度4元,但是形成产业化、规模化以后,价格逐渐下降,现在为每度1.15元。
我希望国家能够支持我们这些先行者,未来等成本回收以后,稳定的地热发电可能就会变成一两毛每度。
”陈泽民表示:2017年将是中国地热发电元年,2018年将是地热发电产业崛起的一年。
地热利用将开启多元产业链1.精准扶贫据介绍,云南不少地区多山,很多地区受制于地形,尚未实现电气化。
“从外界输送电可能需要搭建电缆,成本太高,难度太大,但是云南地下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运送一个集装箱进去,就可以满足一片区域的电力需求。
”2.监测地震带活跃度,预测地震同时,地热能源丰富的地方也大多为地震带活跃区。
“我们的每一口深井都有传感器,可以随时运用大数据了解地底的活动,还不需额外投资,另外地震也是地层压力过大,给地球放放气也是很好的。
”陈泽民说。
3.地热旅游和供暖地热利用不仅仅是在新能源上的好处,还将带动地热旅游等相关产业,如温泉酒店。
目前,地美特公司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涉及500兆瓦地热发电、食品加工、地热发电产业链配套、地热旅游等5个项目的协议。
独家对话陈泽民:河南地热利用前景可期观摩会后,作为家乡媒体,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独家对话陈泽民,对河南地热利用的前景进行独家专访。
1.国家“重电轻热”的原因之一是地热开发难度大,比如地下蒸汽腐蚀性大,矿物质又多,汽轮机页片容易遭受腐蚀,开发成本高,咱们目前解决这个问题了吗?陈泽民:这就是我们地美特的优势。
比如羊八井动力机使用的是汽轮机页片,目前地美特使用的动力机是螺杆机,非常耐腐蚀。
打个比方,汽轮机吃细粮的,螺杆机是吃粗粮的,这恰恰是地美特的优势之一。
2.按照您目前的投入产出比来算,咱们地热电价核价多少?与传统发电相比有竞争力吗?陈泽民:德国是2元多每度,但是我认为不能这样算,你没有算雾霾对人体危害的成本,每年对因污染造成生病的成本以及未来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这些都加到传统发电中,成本会远远高于地热发电。
另外随着地热发电水平的提高,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
3.替河南老乡们问一句,未来河南地热利用的前景如何?陈泽民:我在郑州打了一口4500米的井,已经有150度的水打出来。
但是三全是上市公司,它的钱我们一分钱都不敢动,这都是我们老两口的老本,没有用国家一分钱贷款。
如果未来资金充足的话,或者有回报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在河南开发地热资源。
中科院研究员庞忠和:这个我来回答,我负责地告诉你,河南的地热资源很不错,而且河南打2000米和打5000米,每米的开发费用相差不大。
就看咱们做不做,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