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使人类成功从人力时代迈进了机器时代,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章,蒸汽机被誉为适应于各个制造领域的万能机。
土地承包仅仅只是耕种主体态度上的一点变化,农作物是决不会在意耕种者的态度的。
但很多事实却明显地显示出承包后粮食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大片耕地耕地在承包之前绝大多数地方都是以生产队集体耕种为主,生产队社员家里分有少量的自留地。
只有自留地是可以由社员自己进行耕种的,对待自留地同对待集体耕地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
大多数社员在自留地里种植着同集体耕地相同的农作物。
自留地里的农作物产量能比集体耕地高多少,好像没有太明显的差别,自留地里所种植的种子、所使用的肥料、水利条件等也都和集体耕地是差不多的。
当然也有不同的方面,比如社员家里没有牲畜,在耕种时以人力为主的现象比较多,参加劳动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都比较高。
生产队时期每一季粮食收获之后,都要专门留出一部分粮食,把它们作为下一季耕种时的种子。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说法就是大家都会把那些颗粒比较饱满地留下来,社员的朴素观念是越饱满的颗粒,其生长力必然会比较强,产量自然也就比较高了。
农作物基本上都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着耕种,很少有育出来的专用新种子。
白色玉米肥料方面是以农家肥为主,一年种冬小麦和玉米两季的地方,农作物生长时间比较长,收种时间是非常紧的。
而农家土肥无论是运输还是施上都是比较费时费力的,所以在耕种的时候往往是来不及施上农家肥的,而是在相对比较农闲的时候才向农作物施上农家肥。
玉米长到十几公分时,把土肥围在每一株玉米的周围,冬季的时候把土肥洒在小麦地里。
化肥的数量比较少,其实社员对化肥还存在一种偏见,一方面感觉到其效果好像并不是很明显,大家经常说,肥料肥料等于白撂,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化肥要花钱购买。
化肥玉米本身就因为是白色的,所以才会用上“玉”字。
耕地承包后不久,出现了黄色的玉米种子,同时玉米种子的颗粒并不是很饱满。
在购买的时候种子供应部门的人说这种玉米的产量比较高,但是切记只能种一次,千万不能种第二次,就是说收获回来的玉米是坚决不能当种子使用的。
有个别农民就不信那个邪,结果种出的“二代”玉米真正出现了绝收,教训是非常沉重的。
小麦种子从外观上看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也是不能二次耕种的。
后来大家发现购买的一次性种子产量确实非常高,用产量翻番去描述一点也不为过。
耕地交给个人了,个人也在不断谋划着种地以外的事情,很多人在耕种土地方面所付出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都在减少。
以前比较抵触的化肥可以帮助大家节省很多时间,同时因为所谋划的其他事情也赚到了一点钱,这个时候大家反而普遍愿意使用化肥了,化肥的供应量也在不断加大。
同时以前的那些大口浅水井还可以抽上水,化肥、种子、水利多种利好因素叠加在了一起。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良的农作物种子、大量的化肥用到了粮食生产、有利的基础设施等促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粮食产量大幅度地增加。
大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