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数智佛山⑥|“赶考”数字化,佛山专精特新企业“答题”转型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116
核心提示: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高慧超 佛山报道近段时间,佛山市专精特新企业广东广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特电气”)员工发现,公司突然多了很多陌生的工程师们,他们在工厂来回走动,对着企业机器设备“指指点点”、打量记录。他们是广特电气请来升级数字化的“外援”,指尖勾勒的是企业未来的数字化路径。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企业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且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近两年来,受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限产等影响,不少企业经营压力加大。面对不可控的外部大环境,必须尽快找到办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才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高慧超 佛山报道近段时间,佛山市专精特新企业广东广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特电气”)员工发现,公司突然多了很多陌生的工程师们,他们在工厂来回走动,对着企业机器设备“指指点点”、打量记录。
他们是广特电气请来升级数字化的“外援”,指尖勾勒的是企业未来的数字化路径。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企业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且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近两年来,受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限产等影响,不少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面对不可控的外部大环境,必须尽快找到办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才能重塑竞争力,赢得生存主动。
作为中小企业排头兵,近两年来,佛山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率先出列,探索通过数字化赋能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解决生产过剩、供给效率低下等传统生产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承压之下“专精特新”加快转型“专精特新”企业指的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它们往往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具有较高技术实力,成长性和创新性较好,是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
但即便是这样的企业,过去数字化转型也可能会“慢半拍”。
广特电气副总裁朱乾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由于竞争力强,过去企业基本不缺订单,对数字化转型不够重视。
但近两年来,这种情况正在被改变。
“受疫情反复等影响,市场端需求下滑,企业订单增长放缓,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也持续下滑。
”朱乾说,利润下滑一方面削弱了我国制造业低成本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让企业曾经被订单和利润掩盖的一些生产管理问题浮出水面,比如生产作业没有标准化,停工待料情况频发;生产作业计划主要靠计划员的经验制定,计划协调性不好,设备利用率低;产品检验过程不能及时管控,缺陷及维修过程的跟踪和管理不规范等。
朱乾表示,导致利润下滑的外部大环境难以改变,企业只能“勤修内功”,积极实施数字化转型,希望利用数字化工具大力降本提质增效,重塑企业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专精特新”企业一旦启动转型,往往会比一般企业进度更快、程度更深。
“专精特新”企业广东高力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思远告诉记者,“专精特新”企业一般都深耕行业多年,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多年积攒的家底。
因此当它们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时,转型会比一般企业投入更大、决心更强、定位更高,推进起来速度也更快。
“从外部看,‘专精特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成长性强,也更容易得到银行的信任,融资基础较好。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江说,可以说,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中最有希望率先实现数智化升级的群体。
如今,广特电气已把数字化转型提到了新高度,在不久前召开的MES项目启动会上,企业董事长于冀江要求所有员工无条件配合数字化转型,并拿出了600万元上马MES系统。
朱乾表示,MES项目完成后,广特电气的生产将全面数字化、透明化,只要打开手机,企业生产情况一目了然,随时随地查看最新进度,生产全过程可追溯,质量管理落实到人。
企业生产效率将大幅提高,管理成本和物料浪费都将较少。
广特电气的情况不是个例。
目前,佛山拥有国家、省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约2000家,创高幕墙、阳晨厨具、创兴精密等“专精特新”企业近两年来都在加大数字化升级力度。
分行业探索中小企业转型“打法”佛山市“十四五”规划指出,佛山要力争成为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要实现这个目标,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必然成为关键。
但去年底,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报告》显示,近6成中小企业利润不足10%,转型资源投入不足,且多数企业转型人才欠缺,数据采集基础薄弱和技术应用水平低。
这都表明中小企业转型不易,如何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佛山需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做法,中小企业有中小企业的路径。
当技术、资金等各方面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还能如何进行转型?这样的路径需要探索。
”林江说,“专精特新”企业成功转型不仅能对中小企业起到超强的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能突破中小企业转型的一些关键难点,解决一批共性问题,从中可以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可以借鉴甚至复制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目前已有超过5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在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创新试验,解决专业领域痛点难题。
以广东新怡内衣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拿到市工信局首批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后,就有不少中小企业前往参观学习。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新怡内衣在企业转型中遇到了数据采集难、工艺标准化难等问题,但企业创新思路由浅入深,从传统缝纫机开始试点寻找突破口,在设备上加装数据采集器等终端设备,将缝纫机与信息系统连接起来,从而实现缝纫机的数字化管理,并总结了一套数据采集和标准化的经验。
这一经验给同行们带来启发。
广东信华电器有限公司信息化负责人表示,未来企业转型也将学习新怡内衣,从简单且效益显著的“小项目”入手,攻克、优化、再投入,不断形成正循环,直到形成全流程数字化的闭环。
要想把“专精特新”企业的这种带动效应不断放大,需要进一步规划、助推“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建议,分行业培育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示范标杆企业,特别是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力度。
受访专家还建议,佛山不仅要扶持“专精特新”加快转型,突破更多共性痛点,探索更多转型路径,更要推动“专精特新”转型经验的加快总结和推广,形成一系列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打法”,将专精特新企业的带动效应发挥到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告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佛山正在积极筹备出台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扶持政策,预计今年下半年推出。
其中,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升级会是其中重要内容。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