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卉 王晶 每经编辑:文多11月2日,中国联通午后涨停。
消息面上,中国联通下属子公司,联通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通创投”)与深圳市腾讯产业创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产投”)新设合营企业案获批,审结时间为10月18日。
由于腾讯方面此前就是联通“混改”的战略投资者,此消息引来市场瞩目。
11月2日晚间,中国联通也就此发布说明公告:合营公司是与腾讯开展的正常业务合作,组建正在推进中。
该消息排除了网传的“混改续集”猜测。
多位行业分析师及从业者也指出,中国联通“混改”早已落定,A股涨停属于“过度反应”。
从业务方向上看,新设合营企业主要从事内容分发网络(CDN)和边缘计算业务。
在Strategy Analytics无线通信领域高级分析师杨光看来,此次联通和腾讯的合作是双向选择。
一方面,边缘云逐渐成为公有云的延伸,而在国内三大运营商中,电信和移动的云业务发展较快,有“单打”的想法,但联通相对比较弱,合作是更理性的选择。
另一方面,从腾讯的角度出发,看中的则是运营商的边缘计算基础设施。
“涨停是过度反应”11月2日,中国联通(SH600050,股价3.75元,市值1161亿元)午后涨停,通信设备板块跟涨。
和A股的“狂欢”不同,11月2日,港股受台风影响于接近下午1点55分时暂停交易,中国联通(HK00762,股价3.38港元,市值1034亿港元)涨幅为1.20%。
市场热议的焦点落在对“混改”的延伸想象上。
2017年,中国联通正式开启“混改”之路,彼时腾讯就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
另外,此次消息发酵也与近期市场消息有关。
近日,“中信集团正组团与Naspers谈判以收购其持有的全部腾讯股份”引发网络热议。
11月1日,据媒体报道,双方同步澄清:“传闻不实。
”在此之前,还有传言称中国移动要收购腾讯,但随后也被火速辟谣。
在多位行业分析师看来,中国联通的“混改”早已落定,此次只是成立合资公司,中国联通A股涨停属于“过度反应”。
11月2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通过微信及电话联系中国联通、腾讯方面了解情况,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好在当日晚间,中国联通的一封公告终于给出了答案:合营公司是基于中国联通全面挺进数字经济的战略需要,为中国联通与腾讯开展的正常业务合作,合营企业的组建正在推进过程中,尚未完成设立登记,对其当前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
排除了“混改”这一说法,专家及业内对此次获批的合营公司看法也略有不同。
在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的印象里,联通和腾讯要成立合资公司一事,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
最近一年也未听到腾讯和联通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动作。
“目前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股价、腾讯的股价都明显低估,通过相互间的资本运作实现价值提升,是多赢的选择,但大环境下实施起来也并不容易。
”付亮11月2日下午通过微信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付亮提到的“大环境”,与当前的投资形势有关。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期发布的相关报告,今年第三季度,全球互联网投融资明显下降,我国互联网投融资继续下探,案例数环比下跌25.2%,同比下跌39.2%;披露金额环比下跌42.5%,同比下跌74.3%。
不过,也有深耕通信的业内人士自11月2日通过采访微信指出,合营公司的模式可以将某一项业务更灵活地开展,未来中国联通亦可借此在融资上探索更多空间,为业务研发的拓展开路。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