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装机稳步增长,累计装机领跑全球;海上风电和分散式风电发展稳步推进;配套政策日益完善,弃风限电情况不断改善……2018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稳中有进、成绩显著。
记者将2018年我国风电“成绩单”梳理如下,读懂这5组数字,让您对2018年我国风电发展脉络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一:2059千瓦历年风电新增装机数2018年,我国风电告别连续两年的装机颓势,触底反弹。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8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风电当年新增并网容量2059万千瓦,累计并网总容量达1.84亿千瓦,同比增长12.5%。
面对弃风困局,风电产业开发重点开始向中、东、南部地区转移,我国风电发展从风电大基地转向集中规模化开发与分散式开发“两条腿”走路。
在新增装机中,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占比约47%,风电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
目前,中东南部的分散式风电已显现巨大开发潜力。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介绍,随着风轮直径的加大、翼型效率的提升、控制策略的智能化、超高塔筒的应用以及微观选址的精细化等,提高了机组的利用效率,使低风速资源也具备了经济开发价值。
在政策密集加码、行业趋势结构性转变、技术进步叠加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我国已有多个省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分散式风电规划已经迎来密集发布期,其开发价值日益显现。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预计,在一系列政策的助推下,今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仍将继续保持合理增速。
随着分散式风电元年的开启,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及民间资本以分散式项目为契机,进入风电产业当中,有望进一步激活行业市场化机制。
关键词二:7%历年弃风率对比(2014~2018)2018年,我国能源主管部门组织有关方面按照《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消纳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等采取多种技术和运行管理措施,不断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优化调度运行。
在多方努力下,2018年我国风电弃风率和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等多项重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清洁能源消纳取得显著成效。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跟踪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弃风电量27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42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7%,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弃风限电状况明显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被核定为红色预警等级的吉林、新疆、甘肃三省中,吉林的弃风率已降至6.8%,2019年有望将至合理区间;新疆和甘肃的弃风率已下降至20%左右,2019年有望进一步下降。
随着弃风情况的持续改善,“三北”地区的政策约束有望逐步松绑。
同时,国内风电板块包含数家上市公司业绩也随之回暖。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预计,随着弃风情况的持续改善和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的逐步提升将进一步提高风电项目投资收益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运营商的盈利预期。
关键词三:363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情况一览(2010~2018)除分散式风电开发日渐提速外,目前,海上风电正在经历从量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在资源配置、价值创造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跟踪数据显示,随着开发技术和产业链实力的持续进步,我国海上风电稳妥推进。
2018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达到116万千瓦,累计达到363万千瓦。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大功率风机已经成为海上风电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国内整机设备制造商正进行大容量机组的试验示范,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功率已经达到8兆瓦。
预计,在技术研发力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我国或将加快进入“10兆瓦时代”。
与此同时,海上风电造价成本通过长时间摸索也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目前,江苏和上海等地的海上风电单位千瓦造价已经从之前的每千瓦2.3万元人民币左右降至每千瓦1.5万元人民币,广东和福建海上风电造价目前在每千瓦1.6万元~2万元人民币左右。
从前期的核准和开工情况来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速度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望进一步提速。
但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起步晚,经验积累不足,要保障下一阶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还必须不断强化技术研发、项目施工、运行维护等环节。
关键词四:½2018全球风电整机排行一览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