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卢鱼编辑 | 杨旭然国内网民调侃欧洲人狂买电热毯的同时,欧洲人民面对的是提前到来的冬天、高昂的电费和天然气账单,甚至是不得不烧柴取暖的局面。
国际天然气的价格自从去年9月开始就已经大涨,但真正让危机进一步升级的,是今年6月以来的市场表现。
夏季(6-8月)本是欧洲消费天然气的传统淡季,能源需求有所下降,但电力和天然气的价格却一路飙升,且涨幅均高于去年。
更不妙的是,欧盟的天然气价格对电力价格有着显著的传导作用。
天然气涨价,电力也会跟着涨价,甚至于出现欧洲电价期货涨幅高于天然气期货涨幅的情况。
日前,损坏之后的北溪1号和2号输气管道多处泄漏,俄气的断供似乎近在眼前。
两条管道的输送能力原本合计1100亿立方米/年,几乎相当于2021年欧洲进口天然气总量的1/4。
另外,欧洲过快地关停了境内的煤矿和煤电站、核电站,这导致了地区能源供给的严重不足。
目前欧洲正在重启燃煤发电站,但由于境内煤炭开采已成历史,预计煤炭供应同样将大量依赖进口。
毫无疑问,欧洲是本轮能源危机的最大受害者。
在寒冬还未降临时,天然气的供应已相当紧张,一场大范围的能源危机似乎正在悄悄酝酿。
除欧洲之外,其他国家也都在或多或少地承受着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
LNG作为跨区域运输、调配最重要的清洁能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转运都受到了各方更加密切的关注,好行情从去年年底已经启动。
如今几乎成为全球动荡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最赚钱的生意。
但中国企业参与到其中的机会相对有限,二级市场的表现也难言火热,只有少数几家航运公司受到关注。
01 储运,闻风而动复杂的国际形势推动着油气运输进入景气周期。
LNG产业链是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涉及环节较多的体系,其中上游企业负责开采供给天然气,中游企业负责运输储备,下游企业负责对接消费终端。
在北溪1号、2号管道发生事故且短时间无法复原的情况下,向美国、卡塔尔、澳大利亚甚至俄罗斯购买天然气时,LNG船运必然成为最可靠的方式。
市场分析师们普遍认为,由于俄罗斯至欧洲的油气运输皆受阻或受禁,欧洲乃至全球的油气运输距离拉长,市场运力也陷入紧缺,从而推高运费。
可以说今年航运公司赚大钱的确定性较高,预期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更明显。
以中远海能、招商南油、九丰能源为代表的中国上市公司,因为有参与到LNG的全球储运业务中,受到市场的重点关注,股价先于业绩出现上涨。
尤其是中远海能,股价至今已连续上涨5个月,连续涨幅高达264.72%,在A股市场上独领风骚。
招商南油自年初以来,股价涨幅也已超过100%,是航运板块备受关注的明星股。
作为一家聚焦于油轮运输和LNG运输的专业公司,其实中远海能83.55%的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