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中信证券 刘易 田鹏 王涛 王丹)木质活性炭细分龙头,活性炭、硅化物双轮驱动 深耕木质活性炭领域,实控人出身于化工世家 元力股份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已成为全球木质活性炭细分龙头。
公司成立于1999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正在通过超级电容炭等高端产品、环保用活性炭等新领域,持续向多元化、高端化进发。
1)创业伊始,为“木质活性炭龙头”奠定基础(1999-2010年):公司深耕活性炭行业,坚持自主研发,于 2009 年建成全国单线产能最大的 5000 吨转炉木质活性炭生产线,率先实现规模化、连续化、清洁化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上市后并购整合,巩固活性炭业务,开拓硅化物板块(2011-2016年):公司于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后,不断并购整合,2014年活性炭产销量超 5 万吨,市占率达 20%,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前列;2015年公司收购元禾化工,与赢创工业集团合作,进入白炭黑产业链,开拓硅化物板块;2016年公司收购广州创娱 100%股权,涉足网络游戏行业。
3)炭、硅双轮驱动,聚焦主业新起点(2019年至今):2019年公司剥离网游业务后聚焦主业,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规划新增高端精制活性炭产能6.56万吨,其中包括600吨超级电容炭产能;2021年公司通过可转债募投项目规划新增 10 万吨环保用木质活性炭产能,受让三元循环 100%股权,新增2.5万吨硅胶产能。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出身于化工世家。
截至 2022Q3,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创始人卢元健之妻王延安,持股 19.44%;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卢元健夫妇,合计持股 26.08%。
公司创始人卢元健出身于化工世家,对林产化工、应用化学、化学工程、工业设备及自动化有着深入了解,并长期从事木质活性炭生产及应用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2009 年卢元健将多个专利所有权转让给了公司,带领和指导公司形成了基于生产工艺改进、新产品研发的两大技术体系,公司产品相较市场同类产品具有成本低、品质高等特点。
股权激励绑定管理及核心技术人员,业绩考核目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公司 2020 年进行了上市以来首次股权激励,授予 142 名管理及核心技术人员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总人数的8.12%,有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稳定人才梯队。
从业绩考核目标来看,以100%/50%归属权目标核算,公司 2022 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应至少实现 1.84/1.73 亿元,同比增长 37.5%/29.4%。
聚焦炭、硅两大板块,两次募投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聚焦炭、硅两大业务板块,产品矩阵完善。
1)木质活性炭:公司作为全球木质活性炭细分龙头,在多年的竞争中形成明显的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
公司木质活性炭应用领域包括糖用、味精用、食品用、化工用、药用、水处理、空气净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等,产品系列齐全,可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参数,从而积累了梅花生物、可口可乐、中粮、五粮液、石药、海天等优质客户。
2)硅化物:公司控股的元禾化工拥有年产 30 万吨硅酸钠的产能;公司全资子公司三元循环具备年产 2.5 万吨硅胶的产能;公司参股子公司赢创嘉联(EWS)具备年产 10 万吨白炭黑的产能,是国内白炭黑行业少数取得轮胎认证的供应商之一。
两次募投扩产巩固木质活性炭龙头地位,环保用活性炭、超级电容炭等新领域、新产品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2020 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规划投资 7.2 亿元用于南平 工业园区活性炭建设项目,预计 2022-2025 年逐步达产后将增加高端精制活性炭产能 6.56 万吨;其中规划的 600 吨超级电容炭产能,已经于 2021 年达产 300 吨,并将继续增加产线。
2021 年公司通过可转债募投项目以及自筹资金,规划投资 12 亿元逐步新增 10 万吨环保用木质(竹基)活性炭产能。
预计公司木质活性炭细分龙头地位将不断强化,超级电容炭等新产品,以及木质(竹基)活性炭在环保等新领域的应用将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净利率呈提升趋势,业绩稳定增长 公司 2017-2021 年营收、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17.2%、32.7%。
公司成长能力优秀,营收由 2017 年的 8.53 亿元增至 2021 年的 16.08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7.2%,如果剔除对公司 2017-2019 年营收贡献较大的网络游戏业务,公司营收 CAGR 可达 21.5%,而同期活性炭、白炭黑行业的整体增速水平在 5%-10%区间。
公司 2019 年剥离网络游戏业务,进一步聚焦主营实体业务,降低经营风险,增强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发展后劲。
2021 年、2022Q3 公司归母净利分别达 1.52 亿元、1.1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0.6%、73.4%。
活性炭、硅各产品营收稳定增长,2019 年以来活性炭产品营收占比在 60%以上。
公司营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