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大西洋今年第一个五级飓风“多里安”诞生了。
它正式跻身有史以来在大西洋观测到的最强热带系统行列,也成为美国佛罗里达州东部大西洋的最强风暴。
在袭击巴哈马北部之后,它追平了1935年“劳动节”风暴创下的最大登陆风力纪录。
卫星图像中可以看到风暴眼正向佛罗里达东海岸快速移动。
图/美联社最强风暴“多里安”诞生后,它还夺得了好几个“头衔“!亚军:最大风速 最大风速纪录保持者要数1980年的飓风“艾伦”,达到190英里/小时(约为84.9米/秒)。
“多里安”则以185英里/小时(约为82.7米/秒)的最大风速与“威尔玛”(2005年)、“吉尔伯特”(1988年)和1935年“劳动节”飓风并列第二名。
美国佛罗里达州,当地民众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并列冠军:最大登陆风速 “多里安”在巴哈马西北部的大阿巴科登陆时持续风速为185英里/小时(约为82.7米/秒),这一纪录与1935年的“劳动节”飓风持平。
另外根据观测,“多里安”的阵风速度可达220英里/小时(约为98.3米/秒)。
飓风多里安登陆后,巴哈马一片狼藉。
图/东方网冠军:登陆巴哈马飓风强度 在“多里安”之前,影响巴哈马最严重的飓风是1932年的“巴哈马”飓风,风速为160英里/小时(约为71.5米/秒)。
1992年的飓风“安德鲁”在“多里安”的影响区以南地带经过,但并不像“多里安”那样强大。
多里安登陆后带来的狂风。
图/yandex冠军:增强速度 “多里安”以创纪录的速度增强。
在当地时间8月30日到9月1日之间,“多里安”快速增强。
判断飓风是否快速增强的标准为24小时内风速增加至少35英里/小时(约为15.6米/秒)。
而“多里安”在当地时间9月1日仅仅9个小时里,风速增加35英里/小时,超前15个小时达标。
这种增强速度前所未有。
大西洋第一次连续四年出现五级飓风 2016年的“马修”、2017年的“厄玛”“玛丽亚”、2018年的“迈克尔”,再加上今年的“多里安”,大西洋连续四年出现五级飓风,在历史上也是最长的。
“多里安”的异常强度及其发展速度与全球变暖背景下飓风变得更强的预期一致。
无论是飓风更容易快速增强,还是四级和五级飓风将越来越多,都曾有研究做出过预言。
一个可怕的事实当我们把“多里安”放入有记录以来大西洋35个五级飓风列队中进行分析时,或许可以得出一个令人更加不愿面对的事实:大西洋飓风正在变得更多、更强、更可怕。
在西半球,飓风强度一般依照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进行分类,分一至五级,级数越高代表飓风的最高持续风速越高、飓风强度越强。
归类为三级或更高级别的飓风被称为主要飓风,而属于一级和二级的飓风被称为非主要飓风。
其中,五级飓风很罕见,最大持续风速为157英里/小时(约70.2米/秒)或更高。
当它们袭击陆地时,可以带来毁灭性的风和灾难性的风暴潮。
当“多里安”袭击巴哈马群岛时,它正维持为一个五级飓风。
五级飓风登陆巴哈马群岛十分罕见!历史上,“多里安”是自1983年以来登陆巴哈马群岛的第二个五级飓风,另一次是1992年的“安德鲁”飓风。
飓风“安德鲁”影响了包括路易斯安那州和佛罗里达州在内的主要地区,摧毁了附近23000所房屋。
图/搜狐网越来越多的“多里安”们8月和9月是五级飓风发生的高峰期。
大部分五级飓风都局限于低纬度地区,但少数飓风在墨西哥湾和巴哈马群岛附近发展。
其中,“劳动节”飓风(1935年),“卡米尔”飓风(1969年),“安德鲁”飓风(1992年)和“迈克尔”飓风(2018年)是仅有几个在美国大陆登陆的五级飓风。
但是,随着飓风“多里安”增强为五级,标志着自卫星时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来第一次在大西洋盆地连续第四年至少有一次飓风达到这种强度。
上一个刚刚被打破的纪录是2003年到2005年——有记录以来连续3年在大西洋至少有一个五级飓风出现。
No.1越来越多的五级飓风不仅如此,进入到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五级飓风开始在一年中扎堆出现,比如2007年的飓风“狄恩”和飓风“菲里克斯”,2017年的飓风“厄玛”和飓风“玛莉亚”。
而2005年甚至有四个飓风达到了五级强度,包括飓风“艾米丽”“卡特里娜”“丽塔”和“威尔玛”。
近年来越来越频繁的五级飓风也让2000-2009年以8个五级飓风成为五级飓风最多的十年。
飓风强度并非是导致重大损害的唯一指标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热带风暴的恶劣程度,气象学家使用累积气旋能量指数(Accumulated Cyclone Energy Index,简称ACE)来综合计算每年热带风暴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从这一指数来看,大西洋同样处于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
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正在导致整个地球上的海洋继续以很快的速度变暖,而这意味着飓风发生的可能性正不断加大。
飓风从海洋深处吸取能量,这种深度甚至可达2000米。
此类深度的海洋温度是通过“海洋热含量”来衡量的,而2018年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
海洋观测系统中用到的浮标被放入海洋。
图/CSIRO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监制:叶海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