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风电场如何提升管理(风电场运维工作内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99
核心提示:【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19年10月21-24日,201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19)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主题“风电助力‘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自2008年首次在北京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12届,成为北京金秋十月国内外风电行业争相参与的年度盛会。CWP2019风电场场长论坛于10月22日在新国展成功举行。来自三峡集团、国家电投、龙源电力、中国海装等知名优秀风电场场长结合自身实践,围绕“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等几个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19年10月21-24日,201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19)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主题“风电助力‘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
自2008年首次在北京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12届,成为北京金秋十月国内外风电行业争相参与的年度盛会。
CWP2019风电场场长论坛于10月22日在新国展成功举行。
来自三峡集团、国家电投、龙源电力、中国海装等知名优秀风电场场长结合自身实践,围绕“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等几个方面,共同探讨提升风电场收益的最佳方式。
风电平价时代越来越近了,相比标杆电价时代“闭着眼都能挣钱”,平价时代的风电开发商必须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用更有技术的洞察力和技术判断力对项目的发电量、度电成本等进行精确测算,让技术驱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发电场收益,更好的达到项目预期。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面对新的形势,开发企业必须迅速做出改变。
应该转变观念,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风电项目自身特点,调整开发建设与运维管理方式,推动各个环节朝着更加智能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以全生命周期为视角来降低度电成本。
在平价上网的大背景下,限电消纳问题还没有解决,双细则考核又逐步推出,再加上低频高频等一系列的要求下,如何使风电场的经营更健康更可持续?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风电场场长陈俊清认为风电场的区域化运营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天润新能依托金风科技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二级部和在区域运营中心设立三级部,储备日常风机所用的备频备件,节约了风机发生故障后等待备件的处理时间,也提高了风机因备件损坏导致的故障处理效率。
此外,采用一键理赔和一站式服务,风机发生损坏,一键理赔和一站式服务,缩短了因大部件损坏导致风机的损失电量。
中国海装景峡200MW风电场场长王乾更看好风电场智慧化建设,他认为智慧化建设能使落后风场处于领先水平。
景峡200MW风电场通过风机设备远程运维系统、风电场实时监控系统、风机寿命管理系统和风预警分析系统的增设完成了智慧化风场的建设,与周边风场对标处以领先水平。
智慧化风场建设可以把预防性维护服务的理念、智能化设计、基于大数据预警运维,智能化的诊断和评估,加上气象安全、风资源信息、智能化的建设方案,以及预防性维护策略的实施,智能化的决策和执行方案,综合的结合起来来管理整个风场。
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内蒙分公司苏右风电场场长党继平表示,老旧机型综合治理可以提升风机可利用率。
苏右风电场有50台北重风机,因风机自身设计缺陷,自2009年投产以来大小故障层出不穷,日均故障15台以上,长期故障停机20台以上,风机年平均可利用率低于80%。
苏右风电场历经三年刻苦专研,完成了北重风机综合治理项目104小项,并成功进行了6项小型技改,风机可利用率也提高到了97%以上,2017年至今风电场自上而下,齐抓共管,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将风机可利用率提升到99.6%。
变频器作为风电机组重要部件,影响着风电机组并网运行,目前变频器故障占风电机组总故障率相对较高,风电机组变频器里面主要的部件是IGBT核心部件,这个部件损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山东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北海风电场场长李玉兔表示可以通过四步技改降低变频器故障率。
第一,针对大功率变频器,采用空气冷却方式,在原有的散热基础上增加冷空气提高散热效果;第二,在满足降温的前提条件下,最大限度降低自耗电;第三,增强变频器的通风与智能相结合的效果;第四,通过数据分析从通风量和制冷效果这两方面进行技改。
海上风电机组相对陆上风机来说,可靠性较低,在海上恶劣天气环境下,风机和相关设备的故障率较高。
维护成本也比较高,占项目全周期总成本的20%-30%,是陆上风电运维成本的2到3倍。
目前海上风电场离岸越来越远,对可达性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且海上风浪大,对船只方面要求很高。
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国斌表示,为了积极推进三峡新能源远程集中监控、现场少人职守、统一规范管理的电力管控模式改革,同时为了适应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开发,专门组建了海上风电运维公司,对精细化运维管理做了一些探索。
如对管理模式做了调整,包括运维模式、检修模式、资源配置以及业务的分布拓展等。
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桂山海上风电场值长易伟认为,有效降低海上风电场的运维成本是提升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海上风电场的环境复杂,风机的机组的故障率比较高,导致维修的工作量比较大,成本较高。
可以通过降低人力资源的配置成本实现海上风电场运维成本管控,如运营人员在陆上可以实现对海上升压站平台输配电设备及风机实施监控,倒班模式可以采取四班三倒或五班三倒,再根据故障处理定期维护检修任务等。
另外,可以抽调一两名值班员,跟随厂家参与现场风机调试,故障处理及定期维护工作学习,后续可以成立自己的专业检修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1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