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每千瓦时电能的成本比火电站要低20%以上。
核电站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例如,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三四十吨。
核电的另一个优势是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对于环境压力较大的中国来说,符合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核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已经使我国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
2020年全年核电的全口径发电设备容量为4989万千瓦,同比增长2.4%。
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共49台,装机容量为5102.71万千瓦;核电总装机容量占比约为2.4%;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共19台,装机容量为2099.26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一。
2021年,全国核能发电装机容量为5326万千瓦,同比增长了6.8%。
2022年1-4月,全国核能发电装机容量为5443万千瓦,同比增长了6.6%。
近年来,我国支持核电发展的政策进入了密集发布期。
2019年7月29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核电厂运行性能指标(试行)》,完善我国核电厂运行性能指标体系。
2020年12月25日,针对当前影响核电工程质量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核安全,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国能发核电〔2020〕68号)。
2021年9月2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核电厂非生产区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国能发核电规〔2021〕46号)。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合理确定核电站布局和开发时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平稳建设节奏。
积极推动高温气冷堆、快堆、模块化小型堆、海上浮动堆等先进堆型示范工程,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示范。
加大核电标准化、自主化力度,加快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培育高端核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持续提升核安全监管能力。
发展核能将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约15%。
在“碳中和”情景条件下,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须达80%以上。
核电能量密度大、机组可用率高,可连续稳定提供可靠出力,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核电发展政策也渐趋积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体现了鲜明的政策导向,产业前景预期良好。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核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共十五章。
首先介绍了核电的特点、发展历程等,接着全面阐述了国际国内核电产业的发展概况,并对中国核力发电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
随后,报告对核电产业做了核能技术及系统分析、核反应堆技术、小型模块堆发展分析、核燃料发展分析、区域发展分析、设备制造分析、核电站分析、重点企业运营分析和核电市场投资潜力分析。
最后,报告对中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科学的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能源局、电监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中国核能产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产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
您或贵单位若想对核电产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核电产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第一章 核电及其发展介绍第一节、核电产业总览一、核电的优势二、核电的环保性三、核电的安全性四、核电的成本低第二节、核电站技术方案一、第一代二、第二代三、第三代四、第四代第二章 2020-2022年中国电力产业总体分析第一节、2020-2022年中国电力产业发展综述一、电力产业标准体系二、电力市场交易状况三、电力设备利用情况四、电力新增装机情况五、送出电量完成情况六、电力消费需求情况七、电力生产供应情况八、电力投资完成情况第二节、2020-2022年全国发电量分析一、2020-2022年全国发电量趋势二、2020年全国发电量情况三、2021年全国发电量情况四、2022年全国发电量情况五、发电量分布情况第三节、中国电力业务资质持证企业分布状况一、持证企业总体情况二、持证企业新增情况三、许可证注销情况四、市场主体增长率五、持证企业业务结构第四节、中国电力产业存在的问题一、电力产业碳中和的挑战二、电力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三、电力交易市场主要问题四、电力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第五节、中国电力产业发展对策一、电力交易问题解决方案二、传统电力改革发展建议三、电力产业供需发展建议四、清洁电力产业发展对策第三章 2020-2022年世界核电产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20-2022年全球核电产业规模一、全球核电生产运行分析二、全球核电工程建设状况三、全球核电投资情况分析四、全球核电科技研发动态第二节、美国核电产业一、政策环境分析二、市场发展规模三、铀矿生产情况四、核电相关计划五、发电成本分析六、产业发展预测第三节、俄罗斯核电产业一、政策环境分析二、市场发展规模三、产业发展动态四、技术研发进展五、项目发展动态六、市场未来发展第四节、日本核电产业一、政策环境分析二、市场发展规模三、技术研发进展四、进口市场分析五、产业发展预测第五节、英国核电产业一、市场发展规模二、政策环境分析三、电力结构变化四、技术研发进展五、产业合作动态六、产业发展机遇第六节、其他国家核电产业一、法国二、韩国三、越南四、孟加拉国五、印度六、土耳其七、阿联酋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分析第一节、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综述一、产业发展历程二、产业发展成就三、发展基础条件四、核电产业链分析第二节、2020-2022年中国核电产业运行状况一、核电装机规模二、核电环境监测三、核电产业开拓四、核电工程建设五、核电运行安全第三节、2020-2022年全国核能发电量分析一、2020-2022年全国核能发电量趋势二、2020年全国核能发电量情况三、2021年全国核能发电量情况四、2022年全国核能发电量情况五、核能发电量分布情况第四节、2020-2022年中国核电业相关政策解读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二、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三、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四、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五、核电厂操纵人员相关规定六、核电厂非生产区消防安全管理第五节、中国核电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核电生态安全风险二、核电产业发展风险三、安全与可靠性问题四、可持续的发展问题五、经济性的发展问题第六节、发展核电产业的对策建议一、核电规划布局建议二、核电产业发展建议三、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四、核电安全控制措施五、核电工程发展战略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国核电市场分析第一节、2020-2022年中国核电市场格局一、核电市场竞争格局二、核电区域分布情况三、核电企业布局状况四、核电企业国际竞争力第二节、核电市场竞争结构分析一、上游供应商二、下游客户三、替代品四、潜在进入者五、产业内竞争者第三节、碳中和下核电市场发展分析一、产业链整体发展分析二、核电技术的发展突破三、核电发电量的占比情况四、核电市场价格发展分析第四节、核电市场化发展对策一、核电企业市场化运行二、核电参与电力市场建议三、核电调峰策略建议第六章 2020-2022年核能技术及系统发展分析第一节、核能发电技术发展综述一、核能发电原理分析二、核反应堆技术现状三、国外核能技术研究四、核能技术发展问题五、核能技术发展建议第二节、先进核能技术发展情况一、主要核能国家发展分析二、国外先进核能技术发展三、国内先进核能技术发展四、先进核能技术未来展望第三节、第四代核能系统发展分析一、第四代核能系统的概念二、第四代核能系统路线图三、第四代核快堆科技创新四、第四代核电技术的案例五、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路线第四节、第五代核能系统概念及其特征分析一、未来能源结构对核能的需求二、第五代核能系统产生背景三、“核5G”概念与技术特征四、“核5G”关键技术的分析第五节、第五代核能系统的公众接受性要求分析一、第五代核能系统的公众接受性背景二、核能系统在公众接受性存在的问题三、第五代核能系统的公众接受性新挑战四、第五代核能系统的公众接受性新要求第七章 2020-2022年核反应堆技术发展分析第一节、压水堆技术发展分析一、压水堆技术发展背景二、压水堆技术发展挑战三、压水堆技术发展思考四、压水堆技期发展方向第二节、钠冷快堆技术发展分析一、钠冷快堆技术发展背景二、不同方向钠冷快堆研究三、钠冷快堆电厂潜在风险四、钠冷快堆未来发展展望第三节、铅冷快堆的关键技术研究一、铅冷快堆关键技术分析二、铅冷快堆专利总体分析三、主要专利关键技术分析四、铅冷快堆未来发展展望第四节、小型模块化超临界水冷堆技术研发一、SCWR技术发展背景二、SCWR主要设计原则三、SCWR具体设计考虑四、SCWR研发阶段建议第五节、海上浮动堆小型化集成化辐射监测系统一、监测系统发展背景二、系统网络结构设计三、系统功能组成设计第六节、基于“六性”管理体系的快堆电站项目设计分析一、快堆电站项目发展背景二、快堆电站项目六性管理体系三、资源要素集成化管控平台四、六性一体化设计研发平台第八章 2020-2022年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发展分析第一节、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相关概念一、SMR基本介绍二、SMR发展现状三、SMR的发展优势四、SMR规模化生产五、SMR经济与规模第二节、全球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发展动态一、美国与加纳在SMR的合作情况二、俄罗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协议三、阿拉斯加微型模块化反应堆研究四、英国罗罗小型堆通用设计的情况五、瑞典Kärnfull与GEH合作部署SMR第三节、中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发展分析一、小型模块堆的发展优势二、小型核反应堆研发现状三、小型反应堆的市场需求四、小型模块堆与可持续发展五、小型模块堆应用发展分析第四节、中国小型模块反应堆项目研发关键设计一、小型模块反应堆项目建设情况二、小型模块反应堆项目发展背景三、小型模块反应堆项目主要设计四、小型模块反应堆项目安全设计第五节、小型模块反应堆发展前景及趋势一、小型反应堆发展制约因素二、小微型核反应堆应用前景三、小型模块反应堆发展机遇四、小型反应堆技术发展趋势第九章 2020-2022年核燃料产业发展分析第一节、全球核燃料产业发展状况一、全球核燃料发展情况二、全球天然铀需求分析三、全球核燃料技术进展四、全球核燃料企业动态第二节、全球新型核燃料发展分析一、新型核燃料特点及应用二、新型核燃料结构及种类三、其他新型核燃料的分析四、新型核燃料的研究进展第三节、中国核燃料产业发展综述一、快堆核燃料发展目标二、核燃料企业发展布局三、前沿核燃料发展技术四、核燃料性能提升路线五、核燃料市场发展建议第四节、核燃料钍矿产业发展分析一、钍矿燃料的概念介绍二、钍燃料反应堆的类型三、钍燃料基堆的优缺点四、钍矿燃料的对比分析五、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第五节、核燃料铀矿产业发展分析一、铀资源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