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脱贫攻坚。
践行“48字决战贫困誓言”,实现首战告捷。
紧盯目标任务抓脱贫:紧抓89个贫困村出列、减少贫困人口3.85万人的目标,将任务细化到乡镇、村组、具体责任人,确保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紧盯对象精准抓脱贫:巩固精准识别成果,运用“扶贫云”、“二维码”,确保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紧盯产业发展抓脱贫:种植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30万亩、商品蔬菜26.27万亩、人工种草1.9万亩、特色经果林8.64万亩、茶药2.86万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紧盯帮扶机制抓脱贫:落实结对帮扶、走访遍访、考核评估等机制,用好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力量,实施“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创新扶贫金融产品,金融扶持力度持续加大;紧盯易地搬迁抓脱贫:按照“搬迁整体化、识别精准化、工作人性化、安置多元化、政策明细化、组织系统化”的要求,成功承接全国、全省易地搬迁扶贫现场观摩会,档案云的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
突出项目建设。
结合国家产业导向和“补短板”抓项目,精心谋划包装交通水利、城镇建设、民生保障等重大项目,地下综合管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县城停车场等项目列为国家或省、市级PPP项目;新开工项目56个,加快夹岩水库输配水区工程、黔西电厂二期等138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工业“百千万”工程和“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顺利开展。
突出产业提升。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目标;巩固粮、油、烟主导产业,2016年粮食总产量27万吨,油菜产量7万吨,收购烟叶12万担;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全面推进六大农业板块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乌蒙山宝·毕节珍好”花都味道农特产品培育初显成效,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8.82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45亿余元。
突出城乡统筹。
启动纵三线、站前大道建设,城市道路不断延伸,成贵快铁黔西站建设顺利启动,体育中心建设投入使用,水西城市综合体完成投资7亿元;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25个乡镇小城镇建设总规逐步完善,素朴、钟山省定示范小城镇及谷里、大关等5个市定示范小城镇建设示范效应明显;投入1.5亿元继续完善107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和10个市级示范点建设,106个新创建点建设顺利启动,“贵州民居”改造工程与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进度加快。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实施“绿色毕节”行动,成立“绿十字会”,统筹推进生态各项建设,完成造林绿化8万亩,治理石漠化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5.27%;启动水西柯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立窑焚烧垃圾中转站,深入开展“两把利剑”执法行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两个问责”,生态环境与防污治污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