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袁丽萍 记者 卢河燕)1月30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海关获悉,2022年江苏对拉美进出口3706.9亿元,同比增长16.8%。
其中,出口2376.8亿元,增长14.9%;进口1330.1亿元,增长20.4%。
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
进口方面,主要以大豆等农产品,铁矿石、铜等矿产品为主。
△常州海关关员在制造企业了解出口情况。
陆士强/摄1月28日,在南京海关所属常州海关监管下,装载60只集装箱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驳船陆续从金坛港发出,运至上海洋山港准备出口巴西。
货物在家门口就“登轮出海”,这一物流模式让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尝了个新鲜。
2022年,亿晶光电订单量增长迅速,为帮扶企业提高运输效率,海关提前拟定监管方案,加强与上海口岸海关沟通协作,指导企业以金坛港作为起运港平台,经水路中转发运至上海洋山港,为企业另辟一条更高效的出海大通道。
“这种物流模式用箱也比较灵活,企业可以使用金坛港自备集装箱,不必从洋山港拉来集装箱装载货物。
”亿晶光电物流总监高秋兰算了笔账,“一个柜子可以节约近800元。
”借助更加有优势的物流模式可以进一步拓展拉美新兴市场,2022年,亿晶光电对拉丁美洲国家出口5.96亿元。
在江苏太仓,生产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及其零部件的苏州天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选择了更为快捷的通关模式。
1月29日,在南京海关所属太仓海关的监管下,该公司一批重达2000余吨的风塔及其配件通过“抵港直装”方式顺利出口智利。
△太仓海关关员前往企业了解企业进出口业务需求。
杨泽浩/摄“近年来,巴西、智利等拉丁美洲国家大力开发绿色新能源,2022年我们出口拉丁美洲国家产品货值约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5.8%。
”苏州天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丁维强介绍,这些出口的大型风电设备从工厂拉到码头后直接上船,车、船无缝对接,大幅缩短货物通关时间。
太仓海关物流管理科科长魏蔚介绍,“‘直装直提’政策实施后,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合理协调港区调运、海关监管、疏港集运的人力和设施调拨,密切各环节通关衔接,方便满足企业对通关、物流时效和特殊商品运输安全的迫切需求,现在已经与码头等相关单位形成顺畅、成熟的操作模式。
”企业“成绩单”是江苏与拉美深入合作的缩影。
为全力保障江苏与拉美国家合作量质齐升,下一步,南京海关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企政策指导,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一系列举措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整体通关效能,助力江苏外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