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中国“核电宝”来袭,能否应用于核动力航母?其价值不仅限于航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25
核心提示: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相对于石油资源,它的使用率也是最多的。而核反应堆作为核能的载体,起着决定性的因素。而就在2022年12月,位于我国海南昌江的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核岛安装工程正式开工。这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的核电宝来了,被称为“玲龙一号”一直有人称,中国既能造航母,又能造核反应堆,可就是不造核动力航母。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们的技术不行?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分析。首先“玲龙一号”;它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也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相对于石油资源,它的使用率也是最多的。
而核反应堆作为核能的载体,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而就在2022年12月,位于我国海南昌江的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核岛安装工程正式开工。
这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的核电宝来了,被称为“玲龙一号”一直有人称,中国既能造航母,又能造核反应堆,可就是不造核动力航母。
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们的技术不行?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玲龙一号”;它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也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压水堆堆型,是继“华龙一号”后的又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
据资料显示,相对于核电站几十乃至上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来说,小型堆拥有小型化、模块化、一体化、非能动等先进革新型技术,并具有灵活性、安全性高以及用途广泛等特点,更是让我们实现“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其次我们有“玲龙一号”这一点也不假,它的单台输出功率可达14万马力,两台为一组的话,输出功率可达28万马力,更是超过了尼米兹级航母26万马力的总功率。
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玲龙一号”的核燃料丰度仅为3%,我们再来看看,据称,尼米兹级航母的核燃料丰度也在40%,而“福特”级航母的核燃料丰度更是达到了90%,这也是我们为何要称它为“核电宝”的原因。
我们要明白核动力航母究竟是什么?一说到核动力航母,我知道大家对它的核动力都非常的感兴趣。
以美国的“福特”级航母为例,它的动力核心是A1B压水反应堆。
目前,在美国运行的压水反应堆被认为是第二代核反应堆。
它起源于核潜艇的动力设计,并被用于在码头市核电站。
核动力航母与常规航母相比,它的体积要小得多,而它的动能几乎是无限的。
在造价方面,核动力航母要比常规航母多好几倍。
因为它的前期工程投入巨大,也就意味着需要很多的资金。
可以说,“福特”级航母绝对是美国有史以来造价最高的一艘航母,因为在这当中,它采用了很多的新技术。
主要包括综合电力推进、电磁弹射技术。
造价约为1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差不多900亿元。
当然在资金上,对我国现在来说根本就不在话下。
现如今建立核动力航母的真正意义就是在于提高战斗力,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方面。
咱们现在不是不造核动力航母,而是想要往更好的方面去建造。
因为这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开始,在核动力航母建造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才能发挥更大的潜力。
那么,问题来了!“玲龙一号”能否担任中国核动力航母的心脏呢?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投入商业运行,但是对于“玲龙一号”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就像上述我说的一样要解决核燃料丰度的问题,因为即便是一般的民用核电站所使用的核燃料丰度也在20%左右。
但不得不承认,拥有核动力航母绝对能让我们的军事实力更上一层楼。
目前我们也正在向着核动力航母“进军”,而“玲龙一号”在未来也将会成为中国核动力航母的心脏。
从体积上就能知道它与常规核反应堆相比要笑很多,“玲龙一号”反应堆高14米,宽10米。
可以说,按照这样的尺寸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以目前来看它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还是因为核燃料的丰度不够,可能在这当中很多人就会说不就是核燃料丰度吗?这还不好解决,就像充电宝一样,一个用完了,就再换另一个用就好了。
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添加一次核燃料,需要我们把整个舰体一层层的切开,才能更换核燃料。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不要认为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没个三五年的时间还真搞不懂。
你看尼米兹级航母的核燃料丰度是在40%,它离下一次更换核燃料是在10年后。
要换做是我们的“玲龙一号”来看,用第三年就要重新更换了。
在这当中就会耽搁时间,也不能更好的发挥最大化的作用。
你说要是在未来,我国“玲龙一号”的核燃料丰度直接达到了90%以上,那绝对会让全世界的人震惊。
堪比美国的“福特”级航母,在使用寿命上会更长。
“玲龙一号”说它是核航母动力,格局反而小了点说实话吧,“玲龙一号”根本就与核动力航母没有一点关系。
但不得不说,在未来它绝对是有能力建造核动力航母的,但它可不仅限于此。
我们的着重点并不在核动力航母上,而是在南海上面。
比起去建造核动力航母,“玲龙一号”将会在南海岛礁上成为“永不沉没航母”的“心脏”,进一步提高南海的战斗力量。
自2021年7月13日,“玲龙一号”在海南昌江正式开工以来,预计将会在2026年建成,建设周期为58个月。
但只要在这几年内,我国再一次取得新突破,那么它的时间将会缩短,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而“玲龙一号”的非能动安全系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保障安全性的“杀手锏”。
设计师在采用这个系统时,就已经解决了诸多的困难。
早在2021年9月14日,据中核集团消息称,玲龙一号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满足52.6万户家庭一年生活所需。
每台玲龙一号机组每年发电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万吨,种植树木750万棵。
这对我们国家来说绝对是一个新的开始,更是我们迈向商业化的又一大自主创新成果,更是填补了我们在这方面的空白。
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其他国家小型反应堆还停留在纸上,我们国家的小型反应堆绝对走在了世界前沿。
早在它建设之初,我们就以制定好了它的用途,绝对是“全能型”。
其中就包含了工业化应用以及海水淡化等诸多方面,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国之重器”,有了它之后简直是如虎添翼!小身躯,大用途。
“玲龙一号”也不只是“核电宝”那么简单,它还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完成!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