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不懂科技的科技怪兽,想看最有人情味的科技资讯,关注怪兽准没错。
大家都应该知道飞机想要飞上天空以及在天空中持续飞行绝对缺少不了一个能够引动风力抬升机体的组件。
而这一组件便是号称“大风扇”的飞机螺旋桨,凭借高速的旋转带来强劲的风力从而带动飞机向前运动。
市面上大部分飞机都需要使用螺旋桨来提供上升和持续飞行的动力,而螺旋桨的安装位置一般都处在飞机的头部位置。
那为什么大部分螺旋桨都会安装到这些位置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图省钱,和螺旋桨联系最深的零件便是发动机,而发动机作为飞机里重量最大的零部件之一,需要和飞机的重心位置保持一致性。
而大多数飞机的重心都机翼附近位置,所以为节省复杂的转动机构安装成本,大多数飞机的螺旋桨加发动机这对动力组合一般都会安装在机头或者机翼位置。
但任何事物总会出现“异类”,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无人侦察机横空出世,这种飞机并没有延续前置螺旋桨方案,而是使用后置螺旋桨设计。
(PS:螺旋桨安装在尾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还得从飞机的动力分类谈起,市面上的普通飞机共有三种动力类型,即拉动式、推动式以及推拉式。
虽然三种类型都是使用螺旋桨产生飞行动力,但因为螺旋桨安装位置的不同,所以产生的飞行效果也完全不同。
(PS:下文内容部分源于西瓜视频创作人“科学火箭叔”)拉动式飞机的螺旋桨在头部位置,其优点为成本相对低廉,缺点则是螺旋桨产生的力会被后面的机身抵消,说白了就是机身和螺旋桨之间产生了力的反作用对抗(PS:还容易产生机体不稳定等问题),发动机的效率被严重拉低。
推动式飞机的螺旋桨在飞机尾部,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无人侦察机使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虽然需要过多地在传动和重心分布上下功夫,但该方案下发动机的效率却极高,能够为飞机带来更强动力和稳定性。
推拉式飞机在机体前后两端皆安装螺旋桨,该方案很大程度融合了前两种方案的优点并削弱其劣势,能够克服飞机最致命问题“转矩”,但同样也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成本花费,毕竟双螺旋桨虽然带来更加强劲的动力效率和稳定性,但同样带来的还有高昂的经济成本和机身设计时间。
总结:三种方案都存在各自的优劣,但最终能够决定飞机螺旋桨位置方案的唯一条件便是使用条件环境,时代发展、经济条件、使用途径等都能让其发生改变。
以上便是本文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飞机螺旋桨的知识请上西瓜视频搜索“科学火箭叔”,观看其自制的原创西瓜视频。
除了以上内容,科学火箭叔还为大家带来许多科普知识,比如天气预测为啥这么难?掌握什么方法就能徒手扒飞机?徒手挑战液压机真的能成功吗?这些偏门过硬的科学知识都在火箭叔的视频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想要体验科学的乐趣,就上西瓜视频,我们不仅可以涨知识,还可以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