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限电的现象。
其核心就是市场煤+计划电+碳排放。
一方面我国电力构成中煤电占绝大多数比重,2020年占71.19%。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强劲发展。
对电力的需求大大增加。
看看LKQ指数就知道了。
我国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控制住疫情复工复产,外贸强劲发展等因素,对电力需求同比增长了15%。
一方面,我国煤炭市场几乎是全面放开的,按照政治经济学接近于完全竞争(至少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2020年1月1日起,实行了15年的煤电联动机制脱钩。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指导意见,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按“基准价+上下浮动”确定,上浮不超10%,下浮原则上不超15%。
由于疫情的影响米国直升飞机式的撒钱,国外疫情影响也逐渐下降,主要国家如米国、英国、澳大利亚经济也恢复较快,导致包括煤炭在内的所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暴涨。
我国由于产煤大省如山西、内蒙古等在治理整顿相关煤炭,其供给相对缩小的情况下。
另外由于我国燃煤主要进口尤其是对绵羊国的制裁,其优质价廉的动力煤几乎没有直接进口的。
计划电:由于电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我国的电价近年都很稳定,由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确定。
然而最近燃煤价格从1400元涨价到2000元,据说每发一度电就要亏损一度电,相关火力发电厂没钱买煤了。
按照我们政治经济学的说话就是价格倒挂,刺激电力的需求,抑制电力的供给,加上今年气候影响水电供给也不足,这样供求关系逆转下。
电厂没动力机制增加电力供给。
最后为了保证低碳等(碳达峰)目标,有形的手频频干预下,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甚至沈阳的红绿灯都没电了?因此,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提出要用市场的手段,如财税激励技术进步逐渐实现,毕竟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承担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义务。
并且要循序渐进。
如丁仲礼院士说的我国人均碳排放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标准。
因此,限电的因素是市场煤+计划价+碳排放的(行政手段),不是为下一盘大棋,更不是为了对付米帝。
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中央提出从六稳到六保的英明决策我们要贯彻落实,其中适当提高电价,保证电力供应安全,有利于我国供应链产业链,有利于企业开工,有利于保就业,这是最大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