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光伏(两会光伏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101
核心提示:近日,内蒙古、山东、河北、广东和山西等多省区2023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正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和新能源等关键字成为报告中的高频词,“双碳”风潮之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列入2023年当地工作重点。山东、河北、吉林、浙江、安徽、云南、陕西和宁夏等10省区在部署 2023年工作重点时敲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云南省制订的发展目标规模靠前,力争新能源新开工1500万千瓦。河北、山东和陕西三省制订了1000万千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目标。青海省政府表示,2023年将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1090万千瓦建

   

近日,内蒙古、山东、河北、广东和山西等多省区2023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正发布。
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和新能源等关键字成为报告中的高频词,“双碳”风潮之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列入2023年当地工作重点。
山东、河北、吉林、浙江、安徽、云南、陕西和宁夏等10省区在部署 2023年工作重点时敲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
云南省制订的发展目标规模靠前,力争新能源新开工1500万千瓦。
河北、山东和陕西三省制订了1000万千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目标。
青海省政府表示,2023年将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1090万千瓦建成并网。
吉林省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陆上风光三峡”新开工风光发电装机719万千瓦。
浙江省政府提出,新增风光电装机400万千瓦,安徽省政府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宁夏自治区政府提出,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
据“草根光伏”计算,前述10省区制定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新增规模为7319万千瓦。
与此同时,光伏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选能源工具,列入了多省、区2023年工作重点。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力争今年电池片和组件供给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
山西省政府表示,建设风电光伏五大基地,支持大同市抓好风光火储及源网荷储一体化。
辽宁省政府表示,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上海市政府表示,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四川省表示,支持乐山晶硅光伏特色优势产业试点。
陕西省政府表示,建成隆基绿能泾河新城光伏产业园等3个百亿级项目,工业投资增长10%左右。
风、光大型基地、光伏园区、分布式光伏在相关经济发展规划中也有提及。
吉林省2023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加快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建设,新下达3001个行政村风光发电指标,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确保2024年全部投产达效。
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甘肃省政府表示,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建成国家第一、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实施我省“十四五”第二批风光电项目。
宁夏自治区政府表示,抓好10个大型风电水电基地、11个光伏园区建设。
青海省政府表示,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1090万千瓦建成并网、第二批700万千瓦全面开工,第三批1000万千瓦计划目标争取获批。
(一)内蒙古:力争今年电池片和组件供给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
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风光氢储车”一体化推进,风电主攻齿轮箱、发电机和轮毂、轴承、控制系统等薄弱点,力争今年整建制配套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光伏主攻玻璃、背板、边框、胶膜、焊带、银浆、铝浆等薄弱点,力争今年电池片和组件供给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
(二)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能源方面,加快建设海阳核电二期、烟台港至裕龙岛输油管道,开工6个超超临界大型煤电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
坚持先立后破,关停退出低效煤电机组200万千瓦,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00万千瓦。
2022年3月4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2022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山东全省能源主要发展目标:到2022年底,电力总装机达到1.8亿千瓦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以上。
这意味着2023年山东省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在1000万千瓦以上。
(三)山西:建设风电光伏五大基地建设风电光伏五大基地,支持大同市抓好风光火储及源网荷储一体化。
推进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力争开工5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加快推进2座新能源汇集站建设,发展移动储能。
扎实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开展虚拟电厂试点示范。
做大做强“链主”“链核”企业,加快引育配套企业,力争在三年内培育形成特钢材料等六条千亿级、光伏等四条五百亿级产业链。
(四)河北省: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开展重点建设项目“强引领•增动能”行动,抓好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新型能源项目,推动邯郸高纯电子气体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产达效,确保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00亿元以上。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
(五)辽宁: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实施煤炭总量控制,有序发展高质量煤电,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推进徐大堡核电及清原、庄河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稳步发展氢能产业,建设北方重要氢能产业基地。
加大储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拓展力度,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构建东北区域能源交易中心。
(六)吉林:“陆上风光三峡”新开工风光发电装机719万千瓦大力推进能源产业“源网荷储”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以“清洁型电源、友好型电网、灵活型负荷、主动型储能”为主体的吉林特色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陆上风光三峡”新开工风光发电装机719万千瓦。
“山水蓄能三峡”重点抓好1040万千瓦在建及纳规项目建设,力争新开工1-2个项目。
开工建设新型储能设施20万千瓦以上。
加快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建设,新下达3001个行政村风光发电指标,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确保2024年全部投产达效。
完善电力市场机制和交易机制,出台支持新型电力系统配套政策,健全电力产业上下游环节价格形成和成本疏导机制。
(七)上海: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推进LNG站线扩建、分布式光伏建设,规划建设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外电入沪等重大项目,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发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450项。
推动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
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
推进碳普惠制度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八)浙江:新增风光电装机400万千瓦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工程。
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供应安全可靠、企业用能成本稳中有降,推进电源、电网、储能、天然气管网等现代能源基础设施重大项目87个,完成能源领域投资6000亿元以上。
到2027年电力总装机1.68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3%;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和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建设。
加强绿色电源项目建设,核准开工10个项目,加快建设22个项目,建成投产5个项目,新增并网清洁煤电装机200万千瓦、风光电装机400万千瓦。
加强省外清洁电力入浙项目建设,全容量投产白鹤滩输浙特高压直流工程,争取核准开工甘电入浙特高压直流工程。
(九)安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深入实施能源综合改革试点。
推进风光装机倍增工程,加快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
提高省外绿电受进规模,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156万千瓦。
(十)广东: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储能电池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
(十一)广西:加快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并网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开展碳达峰示范建设。
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大力推进重大领域节能降碳。
构建绿色低碳电力供应体系,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并网。
推进红沙核电3号机组实现商运,推动防城港红沙核电三期和白龙核电一期项目。
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和交易,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加大政府对低碳产品采购力度。
(十二)四川:支持乐山晶硅光伏特色优势产业试点支持成都、德阳、绵阳、宜宾制造强市试点和攀枝花钒钛、乐山晶硅光伏、遂宁锂电、资阳医疗器械特色优势产业试点,支持成都、自贡等打造千亿级无人机产业集群,支持依托东汽等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
(十三)云南:力争新能源新开工1500万千瓦巩固提升优势产业。
推动绿色铝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扩大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产能规模,绿色铝硅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100亿元。
加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实施一批源网荷储示范项目,稳步推进原油加工和页岩气开发,积极推进“减油增化”,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维护能源资源安全。
加快新能源项目和配套送出工程建设,力争新开工1500万千瓦。
加快480万千瓦火电项目建设(十四)陕西: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建成隆基绿能泾河新城光伏产业园等3个百亿级项目,工业投资增长10%左右。
全省规划发电量2900亿千瓦时、增长7.4%,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总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新开工煤电项目1000万千瓦以上。
(十五)甘肃:建成国家第一、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放大能源资源优势。
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建成国家第一、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实施我省“十四五”第二批风光电项目,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面建设陇电入鲁、核准开工陇电入浙工程,做好酒泉外送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
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支持酒泉做大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金昌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供应基地。
(十六)青海: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1090万千瓦建成并网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1090万千瓦建成并网、第二批700万千瓦全面开工,第三批1000万千瓦计划目标争取获批,李家峡扩能并网发电,开工建设哇让、同德、南山口等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提升新能源发电调峰能力。
加快750千伏昆仑山、红旗等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力争第二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开工建设。
(十七)宁夏: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加快推进绿能开发,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抓好10个大型风电水电基地、11个光伏园区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占比达到50%,绿氢产能达到2.5万吨,全面强化煤电油气产运供保障,为宁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十八)西藏:清洁能源外送能力突破500万千瓦挖掘清洁能源潜能。
坚持水光风热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开发,以清洁能源产业为支柱,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不断增强碳汇能力,探索推进碳汇交易。
清洁能源外送能力突破500万千瓦。
(草根光伏)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