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大国博弈。
01吴军在《智能时代》里写了一句话,“在历次技术革命中,一个人、一家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可以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加入浪潮,成为前2%的人,要么观望徘徊,被淘汰。
”当前全球工业体系建立在煤炭、石油等非清洁能源的基础上,大量的碳排放对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从世界未来的发展来看,可再生能源必然崛起,新工业体系将从高碳转为低碳,“新能源革命”已然进行中。
我们国家作为14亿人口大国及世界工厂,所需的能源资源总量大,产生的碳排放占比高(占全球31%),所以“碳中和”不仅是不得不做,而且是势在必行。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
在新能源革命的道路上,我们国家正在加速赶超,争取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实现弯道超车。
而根据我国碳排放产业分布,主要源自发电,其次是工业和交运,所以从减排路径看,电力行业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抓手。
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是电力行业的深度脱碳,积极发展新能源,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二是其他行业的电气化、清洁化。
清洁能源发电+电气化比率提升将大幅减少我国的碳排放量。
未来中国经济逐步转化为“电力驱动”,电力行业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拔高。
02当前,绿色电力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一方面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我们国家正在积极推动绿电消费。
比如在地方考核上,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对于超额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量的部分不算入当地的能源消费总量。
绿电交易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挂钩,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
另一方面新能源发电技术逐步成熟。
随着产业内技术的发展,风电光伏项目的造价持续下降,电力运营商投资绿电意愿增强,应收账款和财务压力减小。
此外,当前主要绿色电力运营商估值基本在20倍区间,纯新能源电力运营商22年预期市盈率不到30倍,估值正在重构。
对比其他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绿色电力运营商的估值依然有显著提升空间。
叠加绿电行业装机量增速高、确定性强,电力市场改革快速推进,绿色电力行业基本面向好,“碳中和”背景下,绿色电力获得“戴维斯双击”,更具投资价值。
03目前行业跟踪绿色电力行业的指数主要是——国证绿色电力指数。
国证绿色电力指数,反映A股市场绿色电力相关上市公司的整体股价表现,公司业务领域属于清洁能源发电,包括但不限于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
其中风电、光伏运营商占比42.9%,新能源转型(风光转型)占比13.55%,纯度高,“绿色”属性明显。
指数成分股上限为50只,根据样本公司的绿色电力业务占比将样本股分为两档,相应个股权重上限分别为10%、3%,权重分布相对均衡。
指数中5家总市值超千亿,包含长江电力、中国核电、华能水电、中国广核、华能国际等清洁能源电力运营商。
市值200亿以上的公司共26家,大小市值配置均衡,同时兼顾中小成长。
从业绩来看,2021年绿色电力指数收益率46.36%,同期中证全指电力指数收益率40.58%,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21%。
而2017年-2021年间,绿色电力指数历年收益率分别为 -8.72%,-23.07%,8.85%,7.955%,46.36%,整体表现也是很优秀的。
在具体基金的选择上,多多已经做好功课,大家可以重点关注嘉实基金即将发行的嘉实国证绿色电力ETF (159625)。
这是目前市场首只跟踪国证绿色电力指数的基金,由老牌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发行,拟任基金经理是王紫菡女士。
有“碳中和”的背景,叠加国家对“双碳“的政策大力支持,绿色电力产业飞速发展,企业营收大幅增加。
嘉实国证绿色电力ETF (159625)已然站上时代的风口,还是挺让人期待的。
对绿电产业的前景同样看好的小伙伴,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嘉实国证绿色电力ETF (159625),认购时间为2022-04-06 ~2022-04-15。
风险提示: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产品业绩不代表对本基金业绩的承诺。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