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电机制造的“攻坚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2   来源:湘电集团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1204
核心提示:电机制造的“攻坚队”


目前,正值决战四季度生产目标、全力冲刺“十三五”的关键时期,湘电股份电机事业部大电机重点项目组全体成员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顺利完成8台重点项目精品电机,并全部发往客户生产现场。

提高技能   当攻关先锋

大电机重点项目组成立于2018年,是一支由21名年轻职工组成的特殊班组,组长由“85后”、事业部嵌线荣誉首席操作师何正科担任,囊括了嵌线、小装、装配各岗位精英,是支名副其实的电机制造“攻坚部队”。

重点项目有8台电机,要求极高,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压力面前,项目组成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开始向难题发起“进攻”。

嵌线是电机制造的关键工序之一,为了提升成员们的技能水平,项目组所有成员开展工艺培训,现场指导、演示,为后期的工作开展做好充分准备。他们还交叉进行电机嵌线和装配技能培训,使组员达到一专多能,打造全能型团队。

“为了保证加工的顺畅,成员们可是‘吃尽了苦头’。”何正科介绍道。定子嵌线时,工作者需要爬到空间狭小的机座内部进行操作,一蹲就是两个小时以上,从机座里出来双脚发麻不能正常站立;转子端部整形时,工作者必须冒着烘炉高温进行操作,当时正值盛夏,一进烘炉,豆大的汗珠一下子就能浸湿工作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员们没有退缩,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精益求精,保证了嵌线按节点保质完成。”


担当责任  破生产“瓶颈”

电机在总装和试验工序又遇到“卡壳” 电机转轴冷压工艺难以达到工艺和质量要求。事业部装配荣誉首席操作师曹放瞩根据自己多年大电机装配积累的丰富经验,大胆提出从模拟操作中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一次性装配成功。他的方案得到了设计、工艺人员的一致肯定。通过摸拟装配,改进了不合理的工装,优化了装配工艺,不仅加快了进度,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得到了更为有效地保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奋战,重点项目组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如今他们蓄势待发,准备着在下一次的重点项目电机制造中再展身手……


编 辑 龚   锦

供 稿 姜太红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