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收藏民俗老物件(文物众多,让人领略客家民俗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149
核心提示:从元代的花瓶到大明的宣德炉、从古老的烛台到近代的煤油灯、从客家姑娘出嫁的承盒到妇女穿的大襟衫……在梅县区桃尧镇桃源村,今年67岁的张炳辉用30余年时间,将超60000件承载着客家人记忆的老物件搬进了家里。走进张炳辉家的三层小楼,犹如走进了一间客家民俗博物馆。墙壁上挂满了旧的字画、壁挂、服饰、钟摆等,地上摆满了古家具、瓷器、铜器等,楼梯上也放满了首饰盒、雕花柜等老物件。张炳辉带领记者走进一间小房间,指着一个精美的承盒告诉记者,这可是他收藏的第一件“宝贝”。说起这些年的收藏经历,张炳辉既兴奋又心酸。1986年

   

从元代的花瓶到大明的宣德炉、从古老的烛台到近代的煤油灯、从客家姑娘出嫁的承盒到妇女穿的大襟衫……在梅县区桃尧镇桃源村,今年67岁的张炳辉用30余年时间,将超60000件承载着客家人记忆的老物件搬进了家里。
走进张炳辉家的三层小楼,犹如走进了一间客家民俗博物馆。
墙壁上挂满了旧的字画、壁挂、服饰、钟摆等,地上摆满了古家具、瓷器、铜器等,楼梯上也放满了首饰盒、雕花柜等老物件。
张炳辉带领记者走进一间小房间,指着一个精美的承盒告诉记者,这可是他收藏的第一件“宝贝”。
说起这些年的收藏经历,张炳辉既兴奋又心酸。
1986年,他的母亲病逝,按照客家地区的习俗,老人去世后要把生前用过的大部分物件烧掉,以示“升天”。
可看着母亲生前用过的东西被烧毁,张炳辉极其心痛,也就是从那时起,张炳辉走上了收藏的道路。
至目前,张炳辉收藏的老物件已经达到60000多件,其中,一个唐宋水车窑双耳罐、一个宋代水车窑青瓷碗、一个清代龙泉窑葵口碗和一方清末民国砚盒装端砚得到了央视鉴宝专家组出具的鉴定证书。
如今,张炳辉已年近七旬,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办一个真正的历史文物展览馆,期望年轻一代更多地关注民间收藏,把客家人的历史民俗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文/杏岚 伟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