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将被应用于(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力发电机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62
核心提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二十四集《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听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讲述这台开天辟地的水轮发电机组背后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彼时的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才匮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二十四集《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听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讲述这台开天辟地的水轮发电机组背后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彼时的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才匮乏、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水轮发电机组是什么样子我们从“零”起步克服重重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于1951年设计制造成功这在当时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在这台水轮发电机组背后有怎样的一段故事?↓↓↓信物讲述人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介绍到,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它是哈尔滨电机厂的“头生子”,也是新中国水轮发电机组的“长子”。
它的诞生,实现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零”的突破,也揭开了我国电力装备工业发展史的序幕。
今天,让我们跟随信物讲述人斯泽夫,从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诞生的故事开始,一起了解哈电集团在我国发电设备制造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树立起的一座座里程碑。
水轮发电机组建设序幕自此拉开1951年初,东北电工局第四厂收到了中央指示,为使被国民党特务炸毁的四川下硐水电站尽快恢复发电,抢制一台80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
▲1951年,东北电工局第四厂临时厂址新中国成立伊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连生产恢复的电力都无法满足。
又逢朝鲜战争爆发,急需战略物资的生产。
内忧外患之下,建设电力装备刻不容缓。
可是,新中国成立前发电设备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建国后安装的单机容量不超过200千瓦,抢制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几乎成了无法完成的任务。
接到中央命令之后,一批从国外学习回来的优秀电机工程技术专家,开始了水轮机和发电机的设计及制造工作。
俞炳元工程师和王述羲工程师负责水轮机设计,朱仁堪、吴天霖工程师负责水轮发电机设计,副厂长陶炜负责机组制造,卢堃和李基昌分别负责水轮机和发电机的工艺,除了这些工程师,还有四面八方来的职工,他们白天紧张劳动,晚上则加班加点学习文化,上技术课,恶补水轮机、发电机的知识。
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一批年轻人拉开了水轮发电机组建设的序幕。
▲1946年,俞炳元(左二),吴天霖(右二)在美国学习时与好友合影。
▲1947年12月,陶炜(左)与王述羲(右)在美国合影。
从头自主设计的“水电站的心脏”彼时的中国工业非常薄弱,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水轮发电机组到底是什么样子,这在当时成了巨大的问题。
任务安排妥当,但是当执行设计的时候,一只拦路虎就跳了出来:被炸毁的水轮机是水电站的心脏,可是并非在国外学习的型号,必须从头设计。
水轮机总设计师俞炳元,知道妻子已有身孕需要照顾,但是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依然没日没夜进行着复杂的设计工作。
当时东北天寒地冻,临时厂房也没有暖气。
为了使身体不被冻着,俞炳元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边走路边思考,时间久了,家里地板硬生生磨出一道沟痕来。
仅仅两个月,俞炳元就设计出了水轮机的图纸。
▲哈电集团建设初期,哈电人“边建设、边生产,先生产、后生活”。
水轮机核心部件制造精度的毫厘之差,都会给整个机组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推力轴承的镜板就是如此。
没有标准的制造机床,工人们先在立式车床上进行粗加工,再用几十斤镶乌金的重盘人工研磨,最后垫上金丝绒布加研磨粉一点点抛光。
最终,生产出来的镜板不仅完全符合技术要求,而且表面光洁精美。
靠着手工精神,哈电人逐一克服了扇形冲片、定子和转子等部件的生产。
1951年12月22日,最后的转子超速总装试验进入到了关键时刻。
高速旋转的电机如果出现故障,可能会像一枚重磅炸弹一样四散溅射碎片,后果不堪设想。
大家在外围用沙袋堆起了一圈1米多厚、2米多高的围墙。
看着吴天霖爬上发电机的顶端,周围的人都紧张地握紧手心。
当吴天霖细心地查看运转情况,测量完风速,发电机缓缓停转了。
他起身擦掉一头汗水,说:成了!瞬间,周围爆发出长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试验成功的机组,马上安装在四川下硐电站,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951年,成功制造新中国第一台单机容量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如今这台饱经沧桑,安全稳定运行了60年的水轮发电机组,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荣归故里”,就放在哈电集团的历史文化展厅中,接受着一代又一代哈电人的注目。
中国水轮发电机组,从1951年的800千瓦开始,到1959年自主研发的新安江7.25万千瓦,1972年的刘家峡30万千瓦,再到2007年与国外同台竞技设计制造的三峡右岸70万千瓦,再到今天研制出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100万千瓦。
从零开始,我们用70年的时间赶超了西方国家130多年的历程。
每次提升,不仅仅是数字的改变,更是从材料、工艺到设计、安装的突破,带动整个水力发电工业体系的产业升级,一代代哈电人着力打造的“水电名片”,也屹立于世界水电之巅。
▲1959年,自主研发的新安江7.25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1967年,刘家峡水电站发电机定子下线场景▲2007年,自主研制70万千瓦巨型全空冷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于三峡右岸▲2020年,哈电集团研制的首台白鹤滩百万千瓦机组转子吊装成功信物讲述人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讲述道,从新中国第一台800千瓦水电机组开始,哈电集团先后参与了新安江、葛洲坝、三峡、白鹤滩等我国最重要的水电工程的建设工作。
从首次走向世界的巴基斯坦古杜电厂,到如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历经七十年,哈电集团现在已经形成了核电、水电、煤电、气电、风电等为主导产品的产业布局,实现了发电设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为世界持续输出着“中国动力”!200余项“共和国第一”演绎创新传奇从建厂初期年产0.24万千瓦发电设备,到最高峰年产3510万千瓦发电设备,70年来,哈电集团累计生产发电设备4.5亿千瓦,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的1/2,煤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的1/3,重型燃气轮机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3,核电机组占国产装备总量的1/5,主导产品遍布国内各个省份,并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1951年到2021年,新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路砥砺前行,直至登顶行业技术的制高点。
始于一穷二白,无畏奋进求索,在举世瞩目的发展中我们党带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70年峥嵘岁月,作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长子”,哈电集团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扛起了“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光荣使命,依靠创新做强、依靠管理做优、依靠改革做大,哈电集团创造出了200余项“共和国第一”,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创新传奇”。
1951年 国产首台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1958年 国产首台25兆瓦空冷汽轮发电机,安装于哈尔滨热电厂;1959年 国产首台72.5兆瓦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于新安江水电站;1964年 国产首台100兆瓦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于云峰水电站;1967年 国产首台36兆瓦大型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于青铜峡水电站;1972年 国产首台300兆瓦双水内冷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于刘家峡水电站;1977年 国产首台3200兆伏安短路试验发电机(冲击发电机),安装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1980年 国产首台125兆瓦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于葛洲坝水电站;1983年 国产首台210兆瓦超高压汽轮机,安装于巴基斯坦古杜电厂;1986年 国产首台600兆瓦亚临界汽轮机,安装于安徽平圩电厂;1992年 国产首台200兆瓦推力负荷居国产首位、世界最大容量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于水口水电站;1996年 国产首台自主开发600兆瓦亚临界烟煤锅炉,安装于哈尔滨第三发电厂;2000年 国产首台650兆瓦核电汽轮发电机组,安装于浙江秦山核电站;2007年 国产首台自主研制700兆瓦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于三峡电站(右岸);2013年 国产首台800兆瓦等级巨型全空冷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于向家坝水电站;2015年 世界最高参数的1000兆瓦二次再热锅炉,安装于华能莱芜电厂;2017年 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完成制造并通过验收;2018年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球首台核电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研制成功,安装于石岛湾核电站;2019年 国产首台世界单机容量最大1000兆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长短叶片轮转制造成功,安装于白鹤滩水电站;2020年 世界首台全高位布置66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安装于国家能源集团国华锦界电厂。
……奋斗70载,装备“越千年”从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开始到如今驰骋世界水电“无人区”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一代代哈电人胸怀报国理想、接续奋斗始终牢记共和国装备制造业“长子”的光荣使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跟跑”到“并跑”、“领跑”为世界提供动力为人类带来光明不断为世界输出着“中国动力”彰显着“央企脊梁”的责任担当!信物百年 薪火相传 百家企业、百年信物共同绘就着中国产业发展基因谱系图,共同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的前行足迹、时代记忆,生动描绘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
“信物百年”是国资央企发掘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生动实践。
“信物百年”微纪录片上线当天,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发布“信物百年”主题纪念首日封,并在政企媒学各界的广泛支持下,整合线上线下渠道资源,开展全媒体整合传播。
5月11日起,《信物百年》百集微纪录片将陆续在线上线下全面传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2每周一到周五晚22:00首播,次日12:50重播。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新媒体平台“国资小新”、央视频、央视财经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学习时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求是网、腾讯视频、咪咕视频、全国各地IPTV等平台将同步上线播出。
此外,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还充分整合央企国企线上线下渠道资源,《信物百年》百集微纪录片将走进全国65家保利影城、25家华润万象影城、高铁列车电视、城市地铁,也将在国航、东航、南航的地面休息室与空中影院、三大电信央企营业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线下加油站、华润万家超市和华润置地商业物业板块等线下场景陆续展示,全面呈现红色信物故事。
【下集预告】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陈肇雄讲述《新中国第一部国产雷达》———— / END / ————《信物百年》主题曲《相信》MV▼责任编辑丨陈 婷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