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资源,将成为未来(为了寻找无尽能源,人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107
核心提示:2022年12月份,美国的科研团队称,在核聚变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核聚变原理此话一出,让人感觉人类能源的春天即将来临,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未透露更多的信息,究竟进展到哪里一步,我们都不知道。在开发核聚变的同时,美国还在开发另一种能源,他们将钻头深入地下20千米,寻找可供人类用23亿年的无尽能源。地热能产业无尽的地热能这种能源就是地热能,相信大家对它都不陌生,我们平时看到的温泉、地下热水、岩浆活动,都和地热能有着密切联系。虽说地热能活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但很少有人知道地热能究竟是如何而来,为什么能够

   

2022年12月份,美国的科研团队称,在核聚变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核聚变原理此话一出,让人感觉人类能源的春天即将来临,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未透露更多的信息,究竟进展到哪里一步,我们都不知道。
在开发核聚变的同时,美国还在开发另一种能源,他们将钻头深入地下20千米,寻找可供人类用23亿年的无尽能源。
地热能产业无尽的地热能这种能源就是地热能,相信大家对它都不陌生,我们平时看到的温泉、地下热水、岩浆活动,都和地热能有着密切联系。
虽说地热能活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但很少有人知道地热能究竟是如何而来,为什么能够供给人类如此长久?顾名思义,地热能就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人们能够通过相关的机械装置,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变为电能。
地热能开采地球内部存在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在衰变的过程当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
比如,核电站就是利用了铀为原料,它的衰变周期在10万年到45亿年不等,如果不考虑安全因素,核电站产生的能源非常具有可取性。
而地球内部每时每刻都有巨量的放射性物质在衰变,它们聚集起来,产生的温度相当高。
地核的核心温度大约为7000摄氏度,甚至超过了太阳表面的温度。
同时,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半衰期也非常长久,有的甚至长达百亿年的时间。
据科学家估计,从地球形成之初到现在,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二。
地球结构剩余的三分之一足够再使用大约23亿年的时间。
如果人类将其完全利用起来,对我们来说,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样说可能并不是很直观,我们可以将目前地球的地热能转化为熟悉的数字,大家就可以感受到地球的地热能究竟有多么丰富。
大约距离地表5000米的地方,能够被人类有效利用的地热能总量大约为14.5×10^25焦耳,相当于大约5万亿吨煤炭产生的热量。
越是靠近地核,地热能资源也就越丰富,转化为电力的效率也会越高。
为了更好地开发地热能,我国将地热的温度进行划分,实行梯级开发制度。
地热能发电其中20到50度的地热能被用于沐浴、土壤加热等用途,50度到200摄氏度被用于间接性发电。
250摄氏度以上就可以直接发电了。
然而,就是如此优秀的地热能,却成为能源开发领域的一个难题。
深入地下20千米首先就是钻头的问题,想要挖到地下20千米的位置,没有一个过硬的钻头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利用传统的冲钻法,一旦面对密度较高的花岗岩等岩石,对钻头的磨损太大,一次施工需要准备几百个备用钻头。
光有钻头还不行,一旦深入到10千米的地层,就会遇到更加坚硬的岩石,普通钻头是很难开凿出空洞的,更别说钻出一个可供开发地热的空间。
常见的各类钻头上世纪,苏联为了开发地下资源,往下钻了12262米,是当时最深的钻孔。
为什么苏联没有继续再钻下去呢?对此外界的说法有很多,有的人认为苏联挖到了“不干净”的东西,不敢再挖了,而且还有不少人认同。
其实,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苏联的技术水平不够,当挖到这个深度的时候,磨破了几十个钻头都未能有所进展,无奈之下只好放弃更加深入的开凿。
苏联挖穿地球计划虽说目前人类的技术有所进步,但是想要钻到地下20千米的地方,难度不可谓不大。
此前,俄罗斯再次创造了世界纪录,将钻头深入到了地下13千米的地方,距离20千米仍旧有一定的距离。
面对这个难题,即使是美国也没有把握能够钻到20千米的地下。
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一定要钻到20千米的地下呢?据英国的《每日邮报》称,20千米是地热能的分界线,只要将地壳打通,就有源源不断的地热从中涌出。
地热能位置目前,人类开发的所有地热资源,都只不过是地球涌出的“皮毛”,只有真正掌控了深层的热源,人类才能真正掌握地热能。
好在,科学家已经在研发等离子钻头、水热钻头,这种钻头利用新型合成技术,比原有的钻头更加坚硬,而且成本低,不受时间和地理因素的影响。
一旦新型钻头研制成功,对地热能来说,绝对是人类的一大步。
除了钻头的问题之外,地热能在社会上的关注度过低,也是阻碍发展的关键。
地热能产业并未得到推广长久以来,社会的热点话题总是在太阳能、水能等相关新能源上,导致人们对地热能的忽视。
很多商家不敢将资金投入到其中,造成了地热能的资源开发方面,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但实际上,相对于太阳能、水能等不稳定的新能源来说,地热能的优势相当显著。
地热能运用联合国环保组织会议上,人们将地热能列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首要方案。
此外,人类在钻取地下热能的时候,也要注意地层的岩浆活动等问题,要是一个不小心,地热能没有挖到,反而引发了岩浆的外泄,往往得不偿失。
地球内部岩浆模拟图在此前提下,美国的一家钻进公司表示,已经研发出了另类的新型钻头,预计挖掘的深度将超过15千米。
但是这种钻头一直不敢投入实际使用,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必须对开发地热资源的区域进行海量的评估,找到最佳的钻取地点。
可见,地热能的开发也并没有大家想的这样简单。
未来的发展趋势上世纪中期,地热泵被欧洲人广泛运用于取暖。
地源热泵原理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几乎每个家庭都要安装一个地热泵,用于攫取地下的热能资源。
地热泵的优势在于,它的成本低,一旦投入到使用,寿命长达25到50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此期间,他们可以依靠地热泵取暖,从而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
不过,美国人似乎对地热泵并不认同,尽管美国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实际的利用效率不足1%。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枯竭,美国也在朝着新能源方向转型,地热似乎成了不错的选择。
目前,美国的地热发电量居于世界第一,中国紧随其后,占据世界第二。
随着我国地热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中国地热资源有赶超的趋势。
利用地热能源在未来,我国还将继续加大在地热方面的投入,使其成为新能源当中的“领头”能源。
一切的前提在于,我国的地热资源丰富,能够有效利用的地热能源量稳居世界第一。
如今,我国的地热开发保持每年10%的增长趋势,经过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累积,相信在未来能够完成质变,达到理想的目标。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