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简介:本田,全称“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简称本田或HONDA,是日本一家跨国交通载具及机械制造公司,本田现役产品线主要由汽车、摩托、动力产品和飞机四大业务组成,其中汽车业务由核心品牌本田(Honda)和豪华品牌讴歌(Acura)构成。
自1959年以来,本田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内燃机制造商,每年生产超过1400万台内燃机。
本田于2001年成为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
之后与日本的汽车业界百年老店日产汽车,总销量相持在全国第二或三位中。
在2016年,本田是世界第五大汽车制造商。
在1986年,本田发布了讴歌品牌,并成为日本第一个发布旗下专有豪华品牌的汽车制造商。
除了汽车和摩托车核心业务,本田还生产花园设备、船舶发动机、个人船舶和发电机及其他产品。
自1986年以来,本田参与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并在2000年发布ASIMO机器人。
此外,它们还冒险进入航空航天领域,于2004年建立GE本田航空发动机和本田HA-420本田喷气机,并于2012年开始生产。
2013年,本田在研发上的投资约5.7%(68亿美元)。
在2013年,本田成为第一个成为美国净出口商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出口108,705辆本田和讴歌车型,而只进口了88,357辆。
2019年本田汽车销量约483万台,位居世界第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销量约155万台,占比约三分之一 。
2019年度本田在华合资企业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分别位列国内乘用车销量第八和第十名本田历史:本田公司成立于1948年9月,成立之前生产汽车的关键零配件活塞环,创办人为本田宗一郎。
当时在滨松市成立的本田技术研究所,主要生产纺织机,不过当时二战结束日本战败,百废待举交通不便,许多人利用自行车去运粮,本田宗一郎看准这一点,于是动用巧思,想利用陆军在战后遗留下来大批的无线电机,当做自行车的动力系统,于是低价标购一批,拆下里头的小型汽油发电机,装在脚踏车上,再利用水壶当做油箱,把自行车改造成机器自行车,当买来的无线电机用完,于是本田宗一郎着手自行开发名为A型的50cc双缸机车引擎,后来开始推出A型机车。
后来让刚开业不久的本田技研大发利市,也让当时许多车厂跟进,研发“机器自行车”。
1949年。
本田宗一郎遇见藤泽武夫,他们两人后来携手一同将本田打造成跨国大企业。
2004年开始,本田制造由柴油发动的摩托车,除了低噪音外,也比过去的机车排放更少的废气,减轻了污染的程度。
2018年10月4日本田汽车和通用汽车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
本田将向通用汽车的无人驾驶汽车公司CruiseAutomation注资7.5亿美元,本田还会在 2030 年之前向 Cruise投入20亿美元。
这意味着本田将投资Cruise共27.5亿美元。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我们国人对本田的认识差不多是摩托车开始,大概在改革开放初期,本田就与重庆嘉陵有合作生产摩托车,再到后来的本田汽车,其实本田集团除了摩托车、汽车之外,它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现在的本田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
纵观日本几大汽车品牌丰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铃木,本人认为最能够代表日本汽车工业的只有本田一家!1948年本田宗一郎以自己名字命名成立“本田技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日本东京,从本田公司命名可以看出,本田公司是一家注重技术研发的公司,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设有一项荷利奖,这个奖项专门用于奖励那些在机械工程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迄今为止,该奖项一共颁发过两次,一次是在1936年,颁给了美国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另一次是在1980年颁给了日本人本田宗一郎,也就是本田的创始人,因此,本田也被日本人称为日本的亨利福特!可见这两人在汽车机械制造领域做出的贡献非比寻常!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本田宗一郎1906年出生在静冈县,宗一郎长到16岁,读书不行,念到初中便退学了,背起行囊来到东京打工。
年少的宗一郎不像丰田喜一郎那样读过大学有文凭、有背景、有平台、有过专业技术学习的培训,当时的宗一郎大字都识不全,没文凭,没技术,没背景、没平台,还是未成年,但是本田宗一郎这人性格比较坚韧,上进心特别强,从小就对机械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世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把兴趣爱好变成一种生存本领,本田宗一郎由于他对机械设计非常的感兴趣,于是就在东京的一家修理厂当学徒工,这个屡见不鲜,很多成功人士都有多段不同的打工经历,当时的日本已经有汽车了,宗一郎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学徒工生涯,一转眼干了六年,1928年宗一郎结束了自己打工生涯,不想再寄人篱下给人打工了,想自己单干,辞职以后,本田宗一郎自己就单独开办了修理厂,凭借六年打工生涯的经历为基础,修理厂经营得还不错,这一年本田宗一郎22岁。
1934年,本田28岁,又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个修理厂的老板,于是在这一年成立了“东海精密机械公司”,这个公司主要生产活塞环,最大的客户就是丰田喜一郎。
1937年,丰田喜一郎开始造汽车了,所以本田造的活塞环大部分都卖给了丰田公司,这次一做就是11年,本田不甘心只做活塞环,做了几年活塞环之后,1945年本田索性就把公司打包卖给了丰田公司,获得了一部分资金。
本田技术研究所在获得部分资金后,宗一郎开始造摩托车,1946年,本田创建“本田技术研究所”,当时还没有成立公司,那会二战刚结束,日本经济一落千丈、百废待兴,各种生活物品十分的匮乏,许多人不得不去乡下高价购买粮食,交通不够发达,需要物品的人又太多,汽车、火车经常都是超载满员,到处都是人,骑自行车又都是崎岖山路不仅费力而且又载不了多少粮食,本田宗一郎一看这情况,马上就想到战争结束后陆军留下的许多无线电通讯器,他把这些东西低价收购回来,从上面拆下小汽油机,再给弄个水壶当油箱,安装在自行车,做成一种新型的“机器脚踏车”,立即在日本东京就成了抢手货。
在造摩托车之初呢,日本政府是不准本田宗一郎造摩托车的,当时在日本本土已经有差不多几百家摩托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了,日本政府觉得多的有点泛滥了,就限制本田宗一郎造摩托车,但宗一郎这个人啊,不做不说,做就要死磕到底,怎么办呢?代表日本去参加摩托车比赛,要是能弄个冠军回来,不仅能让我的摩托车在世界上出名,而且政府就不会再限制生产摩托车,为了说服日本政府,宗一郎就派了几名年轻的车手,四台摩托车、去参加英国的一个曼岛TT比赛,第一次参赛没什么经验,铩羽而归,还把本田最有名的一位车手死在了英国曼岛,四台摩托车没有一台跑完整个比赛的,回到日本后,跟预期结果完全不一样,当时宗一郎在日本同行中被当成了笑话,但是宗一郎就是宗一郎,他不灰心、不丧气、不认输,重新研究设计,还要再去参加比赛,当时宗一郎可算是忍辱负重,第二年再去参加比赛,这次去了六台车,过五关斩六将、披荆斩棘、大杀四方,最终本田车手包揽了比赛的前六面,由此本田摩托车名声大噪。
消息当然也很快传回到日本,日本政府这才批准本田生产摩托车了!本田技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过了不惑之年的宗一郎,成立了“本田技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田在生产了十几年摩托车之后,到了6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制造、改进本田生产摩托车的技术在全世界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与此同时,日本丰田的汽车在世界也已经很出名了,本田宗一郎又不甘心只在生产摩托车了。
1961年,本田公司开始研究制造汽车,前面有了发展摩托车经验,同样的套路,先扬名,参加世界顶级汽车运动比赛F1,F1比赛在1950年的时候就开始有了,第一次去参加F1比赛,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输了,输了就输么,又不是没输过,寻找问题总结经验继续干,到了1964,在墨西哥的F1赛车场上,Honda RA272赛车,配备48气门V12水冷式发动机经过顽强拼搏,激烈厮杀,终于拿到分站冠军,本田宗一郎高兴啊,宗一郎一直都有这个理想跟愿望,希望自己制造的汽车上可以在国际赛场上拿到冠军,宗一郎这回可算是美梦成真,宗一郎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有梦想、有奋斗精神、有干劲,可见梦想是多么神奇的一个东西。
同时本田的这个冠军也把日本汽车制造技术带入到国际先列,后来在1967赛季取得年终积分第四名,1968年退出F1比赛,直到1983年本田才重返F1赛道。
就在本田汽车稳步发展的时候,1970年日本颁布了“马斯基”,这政策说白了就是限制汽车排放,这个政策最早是美国人提出来的,日本人借鉴实行,日本是整个亚洲国家里第一个走资本主的国家,再说到这条政策,这条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汽车公司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生死存亡在于能不能生产出符合规定的发动机了。
刺激来了,1972本田研究出CCVC发动机,这项发动机技术比福特、丰田、日产都抢先了一步;虽然我起步晚,但别忘了我可是个技术疯子,1973年这款发动机搭载在“西比古”轿车上面,第二年推出这款车我们都知道,它叫“阿科德”,我们国人叫它雅阁!这两款车推出之后,本田的汽车王国开始大迈步走向国际市场,在美国的销量仅次于通用、丰田,CCVC的发动机也让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受到美国环境保护局、全美科学协会的高度评价。
在本田宗一郎看来,要想在汽车行业混个样出来就要参加比赛,F1赛场屡次冲冠失败后,1986年,本田以引擎供应商的形式与威廉姆斯车队合作,击败了所有对手,在1986年获得F1车队世界冠军。
到了80年代,本田公司已成为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80年代末,本田公司已成为世界上的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与此同时,本田宗一郎的接班人河岛喜好奉行他的“经营要面向世界”的基本方针,决定到美国建厂生产本田汽车。
本田公司在美国生产的“本田一阿科德”牌汽车在80、90年代,成了美国最畅销的汽车,并使本田宗一郎成为第一位进入美国汽车名人堂的日本企业家。
本田宗一郎这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他与日本其它的企业家不同的是,他本人不仅对制造技术方面执着之外,他的经营理念是先进的,1973年本田公司举行创业25周年纪念活动,就在这一天,辞去了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董事长一职,就任公司最高顾问。
他把公司最高领导的宝座让给45岁的河岛喜好。
这个接班人跟本田宗一郎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专家,这在日本企业史被传为一段佳话,也是富有远见的创举!本田宗一郎有450项发明和150项专利,被誉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本田宗一郎与松下公司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盛田昭夫、京瓷公司稻盛和夫并成为日本经营四圣),纵观本田宗一郎的一生可谓是传奇式的人物!本田的发动机1989年, 松泽健一发明了i-VTEC技术,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可变气门相位及升程控制系统”,在本田这项技术之后才有了宝马的Valvetronic,才有了丰田的VVT-i,才有了三菱的 MIVEC,本田的这个技术就是所有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控制技术的鼻祖。
发动机的黑科技、缸内直喷技术、发动机轻量化、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使用让本田发动机相对于同排量的其他发动机而言,无论是动力还是油耗都非常优秀,本田的CVT变速箱、AT变速箱以及双离合变速箱可谓是独树一帜,它的很多零件都是自己生产的,这就保证里零配件的质量从而降低整车的故障率。
在美国有一个JD-POWER排名,全球汽车可靠性排行榜中,本田几乎从来没有跌出过前五名。
本田的可靠性也让本田汽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非常高!另外本田造车还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就是发动机舱和后备箱最小化,乘客仓最大化,这一点在飞度车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本田宗一郎:把公司命名为“本田”,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和“本田技术研究所”,这两家公司都是用我的“姓”取名,这样的做法是我一生感到后悔不及的愚举,于今觉得非常遗憾。
为什么呢?这违背了我的哲学。
我一直认为公司是大众的公司,是天下人的“公器”,并非我一人的公司,不能把公司作为“私器”。
因为公司用我的“姓”取名,便会引起误会,大家会认为我把公司“私物化”,是一个独裁的经营者。
实际上,我连我的儿子都不让他进入公司做事,要他自己去开一家叫“无限”的公司。
并且,我在十几年前已把本田技研工业和本田技术交给别人去经营,现在的社长叫久米,前任社长叫河岛,这两位社长都不姓本田。
有一次,铃鹿市长要求我把铃鹿市改名为本田市,他所持的理由是:本田技研在铃鹿市有大型的铃鹿赛车场,又有几家铃鹿工厂,几乎全市的市民都靠本田吃饭,因为市民的一半以上都是本田的员工与家属。
丰田汽车的根据地叫丰田市,日立制作的发祥地叫日立市,那么本田技研所在地铃鹿市也应该改名叫本田市才对。
铃鹿市长的建议,初听之下很有道理,可是却被我拒绝了,因为这是违背我的哲学的。
我已经为公司的取名感到后悔,不能再犯一次错误,否则我会死无葬身之地了。
1991年8月5日,本田宗一郎在东京与世长辞,终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