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毁灭人类的不会是核弹,只会是圣母(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117
核心提示:近日,日本决定将超过120万吨核废水排入大海,并称将核废水排放入海是他们唯一的解决办法。此举引发了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日本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很有可能导致整个太平洋沦陷,最终波及的是全世界以及全人类。福岛放射性水排放模拟图经过此次事件以及纵观全世界曾发生过的多起核事故,不少网友又开始对核能的安全性发起了激烈的讨论,那么人类利用核能究竟是好是坏,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核能(由于人类还未完全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因此这里暂且只讨论核裂变)?核能的发展核能也被称为原子能,主要通过原子核反应从而释放的能量,1905年

   

近日,日本决定将超过120万吨核废水排入大海,并称将核废水排放入海是他们唯一的解决办法。
此举引发了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日本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很有可能导致整个太平洋沦陷,最终波及的是全世界以及全人类。
福岛放射性水排放模拟图经过此次事件以及纵观全世界曾发生过的多起核事故,不少网友又开始对核能的安全性发起了激烈的讨论,那么人类利用核能究竟是好是坏,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核能(由于人类还未完全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因此这里暂且只讨论核裂变)?核能的发展核能也被称为原子能,主要通过原子核反应从而释放的能量,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将能量于质量两个独立的物理量统一在了一起,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该方程主要用来解释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和计算高能物理中粒子的能量。
由于质量转变产生的能量等于光速的平方乘以质量,因此即使是很小的质量依旧能够转换成巨大的能量。
而无论是重子的裂变还是轻子的聚变,都会导致所生成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减少,也就是核裂变以及核聚变都会使质量会发生亏损,而这部分亏损的质量便转换成了能量。
裂变以及聚变人类建设第一所核电站当人类发现了原子核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后便开始不断对其进行探索,在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为人类利用核裂变奠定了基础。
194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那个时候,核裂变反应还一直处于试验阶段,而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发电站——奥布宁斯克核电站由苏联在1954年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从此人类正式进入了利用核能的时代。
芝加哥一号反应堆苏联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宁斯克核电站人类第一次使用核武器而人类对核能的利用并不拘泥用于发电,1945年,美国利用核裂变技术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并试验成功,名为“小玩意”,同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分别为“小男孩”和“胖子”。
据不完全统计,“小男孩”原子弹共造成了近14万民众死亡,“胖子”原子弹共造成七万多人死亡,在这次战争中,全世界都见识到了核武器的威力。
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核能是天使还是魔鬼?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相比其它能源而言,原子核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自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根据估算,一个硬币尺寸大小的核燃料经过裂变后所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3桶石油或者一吨煤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如果是1kg纯铀燃料,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煤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核能与普通能源的能量对比利用传统的化石燃料燃烧发电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而核反应由于在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内进行,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性气体,因此核能也被称为清洁能源。
并且从发电理论来说,核电的发电效率会远大于火力发电效率,所以如果能够完美的利用核电(这里单指核裂变),其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让核电站建设备受争议的部分主要还是核电站中核废料的处理。
大多数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是铀235,铀燃料棒中的铀元素会会不断地发生衰变以及裂变,从而释放能量,但随着燃料棒中的铀235含量逐渐减少,其反应速率也会逐渐减慢,加热效率降低,而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更换核燃料棒。
而反应之后的燃料棒中还残余着一定量的铀235,另外铀235裂变产生的产物中多达两百多种,其中部分产物依旧具有放射性,例如碘131、铯137、锶90等,这就导致核废料(也称乏燃料)处理非常麻烦,并且成本巨大。
按照正常操作,刚使用的乏燃料还需要储存于水池中进行冷却,以吸收残余的热量,同时降低其辐射性,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0年。
之后再将核废料进行固化,形成玻璃体之后再深埋于地下500-1000米处。
因此建造用于存放核废料的仓库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芬兰在2004年就在北极圈附近建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核废料填埋场,深入岩层,总投资261亿,能够达到能够保证数万年不会发生泄漏事故。
该核废料处理基地挖掘现场该填满现场结构示意,螺旋状为汽车通入隧道,水平处为放置核燃料空间正确有效的处理方式必然能够有效解决核废料的污染问题,然而存在一些不负责任以及心存侥幸的国家在处理核废料时,为了减少麻烦,节约成本,甚至将它们偷偷将丢进大海,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数据显示,在在海洋倾倒核废料的国际条约于1994年生效之前,西方各国包括美国、法国、德国、英国以及荷兰等国已经向海洋中倾倒的固体核废料超过20万吨,这种行为对海洋生物甚至对人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而日本此次将核废水倒入海洋中,这种操作同样是在危害全人类。
虽然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泄漏属于天灾,但现在这完全属于“人祸”。
核能的发现本该造福人类,正确地使用核能,严格遵守约定,必然能够有效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而这些极端的核能利用完全是在破坏核能的形象。
核能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取决于使用者对待核能的态度。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