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转型至今仍是两幅面孔:一是拜登着急上“新”,一是传统能源巨头们仍在努力念旧。
文丨华商韬略 吴 锐 “为什么不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什么不公布实现零排放的时间表?”…… 作为美国最大能源公司埃克森美孚的CEO,伍德伦早已习惯了被各类环保主义者堵在公司总部楼下如此“拷问”,但到目前为止,可再生能源依然不在这个石化巨头的时间表里。
【环境正义】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之后的最大改变,当数打翻特朗普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青睐,树起了环保与减碳的大旗。
推动可再生能源和减碳计划,也成为他提振经济的核心抓手之一。
其重大动作包括,宣布重回《巴黎气候协定》,计划在2035年前实现电力行业100%脱碳,2050年之前实现100%的净零碳排放。
在这些大目标的指引下,拜登还推出了一系列能源与环保新政。
比如,禁止在联邦政府管辖的土地和水域上进行新的油气开采,取消和加拿大的“基石”输油管道项目,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等。
他的这些政策,显然不被一些人欢迎。
比如,禁止新油气开采公布之日,就造成美国能源公司在纽交所股价大跌;而取消“基石”输油管道项目,则让美国失去了6万个工作岗位…… 但时代的天秤,以及美国绝大多数民众,对拜登的这些新政是高度拥护的。
因为在美国,环保不只是环境保护或者产业经济问题,也是敏感的政治问题:环境正义。
上世纪80年代的——“沃伦抗议事件”,就是美国环境正义的重要推手之一。
1982年的一天,北卡罗来纳州的沃伦县,老百姓扶老携幼走上街头,手举标语抗议政府把有毒化工垃圾填埋场建在社区附近,并且打出了一张让政客们紧张的大牌——种族歧视,因为沃伦县居住的多是非裔美国人。
北卡罗来纳州政府觉得这事确有不妥,于是答应让填埋场换个地方,但也没找到太合适的地方,所以又心存侥幸:还是按原计划执行。
民众愤怒了,州政府草率的态度让沃伦县事件一下子升级为了全国性的种族抗议活动。
美国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组织了全美范围的抗议运动,并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重视: 在环境问题上真的存在种族歧视吗? 美国总审计局决定让事实说话,他们进行了实地调查。
其结果是,被调查的四个危险废物填埋场,有三个都挨着黑人社区。
之后,美国基督教联合会又进行了一项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每5个非裔或西班牙裔美国人中,就有3个居住在紧邻有毒废物填埋场的社区。
看来事实毋庸置疑了。
种族问题在美国一直是最敏感的涉及社会公正的问题,如今环境问题和种族问题绑在了一起,就意味着环境污染在美国不再仅是一个自然与生态问题,更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
沃伦事件引发的抗议活动一直持续到90年代,环境正义随之成了大量美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现实压力】 “伍德伦先生,我们必须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公司在民众眼中的形象非常重要!” 面对股东提出的要求,坐在桌子对面的埃克森美孚公司CEO伍德伦紧锁双眉,无奈地回头看了一眼窗外抗议者们的游行队伍。
这就是如今美国大牌能源公司股东会议上的日常写照,且舆论压力越来越大。
国际能源署的一份统计显示,2015年到2019年,国际石油公司通过的与气候相关的股东决议一共有250份,占了股东提案总数的95%以上。
美国传统能源公司的股东们纷纷要求公司向低碳、新能源转型,这一方面是受到公众环境正义的道德捆绑,另一方面也有现实的长期利益考量。
如今,美国公司在化石能源领域的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融资成本越来越高,传统能源企业的市场估值也持续下滑。
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近年来也一直在下调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在内的多数美国石油公司的信用评级。
评级下降大大增加了这些传统能源公司的融资难度,抑制了其股价上涨。
而产业现实也逼迫依然盈利能力良好的传统能源企业们思考,增长点在哪里?未来在哪里? 《巴黎协定》确定了本世纪全球温控在2℃以内的目标后,各国政府接连出台相关法律,限制能源企业的行为。
其直接结果就是,不但抑制了传统能源企业的扩张,也开始让传统能源企业要为环保付出实际的代价:比如,加大环保违规的惩处。
截至今年,全球气候相关案件已超过1800件。
从2015年以来,这类案件所造成的企业赔偿高达数十亿美元。
这些赔偿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而可再生新能源,则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本和效率提升,越来越成为既有社会效益,也有切实经济效益的朝阳产业。
比如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2010年到2019年,其成本分别下降了39%和29%。
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的成本则分别下降了82%和47%。
目前,如果国际油价降到每桶30美元以下,则投资风能和太阳能的回报率将超过石油。
虽然油价低于30美元的时候并不多见,但风电和太阳能还在继续提高效率,两相对比,已足以让投资者看到了可再生能源未来的盈利前景。
▲2020年发达国家不同类型能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对比 资本市场也早已对可再生能源给出更好的回报。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去年10月2日,受石油价格下跌和政府补贴等因素的刺激,主要从事风能以及太阳能发电业务的美国新纪元能源公司(NextEra Energy),就一度以1386亿美元的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了美国市值最高的能源公司。
虽然后来埃克森美孚又夺回了头把交椅,但这件事在美国能源行业引发了震动。
但震动归震动,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西方石油等美国的百年能源老店们,却没有像被特斯拉冲击的传统汽车巨头那样,加速新能源的步伐。
【“龟速前进”】 虽然受到来自市场、民众、政府的压力,美国能源巨头们也在努力转型,但它们和欧洲同行们的转型步伐相比,慢了可不是一步两步。
从近年来美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 2017年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消费占比最多,为36.2%;天然气次之,为28%;煤炭为14%;核能为8.42%;其他可再生能源一共为13.38%。
到了2020年,这个比例变为石油34.7%;天然气34%,天然气已经几乎和石油并驾齐驱;煤炭为9.9%;核能为8.8%;其他可再生能源一共为12.5%。
▲2020年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