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华为AITO问界新车正式发布,“遥遥领先”特斯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121
核心提示:虽然经历了前段时间微博上的“增程式之争”,但8月华为AITO问界系列还是创造了新纪录。在仅有M5+M7两款增程式车型的情况下,问界系列仅用时5个月就完成交付破万的“里程碑”,打破了新造车交付破万的最快用时纪录。而作为此前纪录的保持者,理想汽车的用时是23个月。而在昨天的华为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 余承东,主持发布了AITO问界品牌的第一款纯电车型——AITO 问界M5 EV,售价为后驱标准版28.86万,四驱性能版31.98万。在发布会开始之前,我最

   

虽然经历了前段时间微博上的“增程式之争”,但8月华为AITO问界系列还是创造了新纪录。
在仅有M5+M7两款增程式车型的情况下,问界系列仅用时5个月就完成交付破万的“里程碑”,打破了新造车交付破万的最快用时纪录。
而作为此前纪录的保持者,理想汽车的用时是23个月。
而在昨天的华为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 余承东,主持发布了AITO问界品牌的第一款纯电车型——AITO 问界M5 EV,售价为后驱标准版28.86万,四驱性能版31.98万。
在发布会开始之前,我最期待的莫过于余总在发布上的金句,毕竟在问界M7的发布会上,余总接二连三的金句在会后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
这已经成为了他鲜明主持风格,以及AITO问界发布会上最大的亮点。
在这次M5 EV的发布会上,余总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遥遥领先”,从技术、车内静谧性、车机流畅度,“遥遥领先”可谓是贯穿了整场发布会。
而余总对比(Diss)最多的车型,则是特斯拉的Model Y。
“颜值最高”的纯电SUV作为问界M5的纯电版本车型,M5 EV在尺寸上和增程版车型基本保持一致,轴距同为2880mm。
但在外观上M5 EV相较于增程版本车型,则作出了一定的区分。
变化最明显的是车头部分,M5 EV采用了纯电车型惯用的全封闭式中网格栅,代替了此前增程版车型上使用的大面积横向镀铬中央格栅。
而在牌照架的下方,M5 EV配备了主动式进气格栅,保险杠的两侧增加了一组导流进气口。
大灯组内部也由增程版车型的反光碗,变为透镜灯组的设计。
这些调整令M5 EV车头的视觉观感,相较于增程版车型更为简洁,更符合消费者对于纯电车型固有的认知。
车侧部分,后驱版本车型配备了19寸低风阻轮毂,四驱车型则为20寸低风阻轮毂。
得益于主动式进气格栅、侧围导流进气口、低风阻轮毂等方面减低风阻的改进,M5 EV的风阻系数低至Cd 0.266,增程版M5车型为Cd 0.32,提升相当明显。
而对于风阻更低的特斯拉Model Y,余总表示:“小脑袋大身子,把车头进一步压低那样子太丑。
对我们来说颜值还是很重要的,在纯电SUV里,M5 EV是颜值最高的车型。
”在车身颜色方面,M5 EV新增了拂晓粉、暖星云两款新颜色。
加上此前的车身颜色,M5 EV一共提供6种外观颜色供消费者选择。
“精准打击”竞品车内部分,M5 EV的内饰设计和此前的M5增程版车型基本相同。
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了HarmonyOS 3智能座舱,M5 EV也成为了首款使用该智能座舱的纯电车型。
车机拥有了超级桌面功能,手机的应用可无缝在车机上进行使用。
同时,它还搭载了四音区识别的小艺智能语音助手。
在发布会上,问界还特意将车机导航的响应速度与Model Y进行对比。
三个项目的对比均有成倍的提升。
在HUD功能越来越多地在智能汽车上出现的今天,M5 EV的HUD具有高度智能调节,能通过摄像头识别人眼位置,自动调节HUD的显示高度,省去了手动调节的麻烦。
音响系统也是问界车型一贯以来相当重视的配置,新车搭载1000W的HUWEI SOUND音响系统,配有19个扬声器,可实现7.1环绕声场。
主驾驶还配备了头枕音响,对于在车内语音通话的体验有一定的提升。
此次M5 EV还新增了雀羽红和韶华杏的内饰配色,共4种内饰颜色提供给大家选择。
这些座舱配置,相较于Model Y而言可谓是“全面压制”,然而问界M5 EV对竞品车型的“精准打击”还不止于此。
针对采用全景天幕而导致的,夏季车内温度居高不下的问题,M5 EV的天幕采用了微米双层镀银隔热技术,紫外线隔绝率大于99.9%。
发布会上的PPT毫不避讳,直接与特斯拉Model Y进行对比,得出的结果是M5 EV天幕内表面温度要低20°C。
做到了隔热,还得能降温。
M5 EV配备了热泵水冷空调,作为专用对比目标,Model Y自然不会缺席,M5 EV的降温速度为前者的两倍,可谓是处处挑Model Y的软肋来打。
而针对Model Y的另一弱项——NVH,问界M5 EV自然也不会错失“扩大优势”的良机。
得益于包括全景天幕在内的全车车窗,都均采用了双层隔音玻璃。
不论是在60km/h粗糙路面行驶的噪音表现,还是120km/h语音清晰度上都要明显优于Model Y。
真正做到了对直接竞品Model Y的全方位“精准打击”。
性能“遥遥领先”?按发布会上余总的说法M5 EV就在M5增程版的基础上,减去了增程器和油箱,把电池由原本增程式上的40kWh扩大到现在的80kWh。
除了电池体积、容量变大了以外,由于增程器的消失,后驱版的前舱变成了一个容积达到80L的前备箱,进一步拓展了储物空间。
两种驱动形式的车型均搭载80kWh的磷酸铁锂电池,后驱标准版本CLTC工况续航为620km,四驱性能版续航为552km。
对于这样的成绩,余总表示:“这个表现好于大多数品牌90、100kWh电池车型的续航。
”但在这个部分,问界在发布会上并没有和特斯拉Model Y直接对比,其配备60kWh电池的后驱版车型CLTC工况续航为545km,配备78.4kWh电池的四驱长续航车型CLTC工况续航则为660km。
对比看来,M5 EV的续航表现并没有任何优势。
动力层面,M5 EV性能版本车型搭载了前165 kW、后200 kW,总功率 365 kW前后双电机。
标准版本车型则是搭载了200 kW的后置单电机。
0-100km/h加速,四驱性能版为4.5秒,后驱标准版为7.1秒。
M5 EV提供5种常规的驾驶模式,外加一个“超级省电模式”,可一键提供12公里的应急里程。
底盘方面,问界M5 EV依旧采用了前双叉臂、后H臂多连杆结构的全铝合金底盘,可实现50:50的前后轴荷比。
同时搭载了华为自研的,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
问界官方表示,该系统可在颠簸路面智能调整扭矩,相比燃油车,路面感知响应速度相较传统燃油车提升了100倍,能提升通过平顺性。
在以40km/h通过双边减速带时,颠簸收敛时间(颠簸感)减少46%、座椅前向冲击力度(冲击感)降低31%。
余总称,全世界只有两家车企拥有该技术——特斯拉和问界。
并表示问界在拥有该技术后已经远远超越对手,遥遥领先。
在纯电车型大家很关心的补能方面,问界M5 EV获得了行业首个充电兼容五星认证,可支持35家充电运营商,覆盖超过97%的公共充电桩。
但据我所知,目前国产正规的电动车型,基本都能做到接近100%的充电桩匹配,只不过大部分车型并没有进行专门的认证。
而面对特斯拉的强项——智能辅助驾驶,问界选择的策略是“避其锋芒”一笔带过。
根据现有信息,问界M5 EV应该继续采用了和增程版车型相同的博世ADAS“全家桶”,从宣传资料中不难看出,M5 EV受限于较为基础的硬件配备,现阶段可实现的辅助驾驶功能较为基础。
同时可以预见,该系统在日后的提升空间也十分有限。
优势与不足就在发布会结束的几个小时后,截止当晚的20:30分,问界官方宣布M5 EV的订单用户已经超过了30,000。
而从此前问界车主的用户画像来看,他们基本上都是深度的华为移动端客户,加上依托华为强大的推广和销售网络,问界系列能够仅用5个月就完成交付破万,打破历史纪录,华为“遥遥领先”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虽然余总在发布会上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是“遥遥领先”,但相较于直接目标竞品Model Y,在一轮全面对比下来,问界M5 EV真正称得上大幅领先的,只有智能座舱和乘坐品质。
尤其是对于追求“智能化”的年轻消费群体而言,单靠拥有天花板车机的鸿蒙座舱还不足够。
随着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智能驾驶”现阶段的体验和后续的提升空间越来越被年轻消费群体所重视。
直白点表述,“智能驾驶”领域在当下已经成为了各大新造车车企“炫技”的舞台,而包括最新推出的M5 EV在内,问界品牌的车型在这方面的表现都亟待提升。
至于挑战Model Y,华为和特斯拉两个粉丝忠诚度极高的品牌直接对决,不知道是否会上演一出“用魔法打败魔法”的好戏。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