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2020年,李亦伦很忙碌!他是中广核新能源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过去这十个多月,李亦伦的行程紧锣密鼓,和往年的忙碌有所不同的是,这一年他集中会见了至少15家光伏和风电企业。
比如:东方日升、晶科能源、中车株洲、三一重能、电科装备、东方风电、中国海装、中交三航、亿晶光电、日托光伏、远景能源、中天科技、江苏海力、上海电气、金风科技等等。
有句话得好,注意力在哪里,收成就在哪里;足迹在哪里,目的也就在哪里。
作为央企领导,李亦伦的足迹背后,目的是什么,预示着什么?事实上,今年李亦伦密集拜会光伏与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有三大背景:其一,风电与光伏十四五相关规划绸缪在即。
其二,硅料和辅材先后涨价潮下,光伏组件供应链吃紧。
据索比曹宇老师的调研,近阶段,国电投、大唐、中广核等主要央企进行了如下举措:1.从被动接受涨价到主动涨价催货,其中不乏任一把手的领导亲自督战;2.对于今年实在无望完成的项目,主动放弃,全力保证收益率可行的项目;3.能够延期的项目等待组件价格回归理性;4.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说明情况。
其三,风电领域,进入年中,风电行业抢装正酣,叠加疫情影响,供应链持续吃紧,并且风机设备直接关系到项目并网进度,因而确保设备按时交付,成为“五大四小”为代表的发电集团最为焦虑的事情之一。
过去这十来天,光伏领域的朋友们应该都注意到了,中广核新能源总经理李亦伦密集拜会了不少光伏龙头企业。
先是10月28日下午李亦伦带队拜会了晶科能源及晶科科技董事长李仙德,这是李亦伦今年带队走访光伏组件供应商的第一站。
双方针对光伏行业的未来趋势、技术发展情况交流互动,并针对光伏组件交付、“十四五”期间深化合作等进行沟通探讨。
注意,在这次会见中,李亦伦特别强调了一点:希望后续双方针对供应链保障制定科学合理机制以应对市场波动;在平价、竞价时代共同进步。
第二天下午,李亦伦会见了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副总裁陈学军,以及日托光伏总裁张凤鸣。
紧接着,10月30日上午,李亦伦带队会见亿晶光电总经理荀建华。
双方针对光伏组件主要技术路线及发展趋势展开交流探讨,围绕2020年度工作及“十四五”合作展望等事宜进行会谈。
李亦伦的行程安排得极为紧凑。
10月30日下午,李亦伦又带队拜会了东方日升创始人林海峰,双方围绕2020年度工作及“十四五”期间合作等话题展开会谈。
李亦伦一行还参观了东方日升金坛基地电池及组件车间、国家级光伏实验室、斯威克材料工厂,并针对异质结电池、储能等新型技术进行充分探讨。
东方日升为中广核新能源2019年度光伏组件类五星级供应商,本次会晤亦为双方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部署。
中广核希望双方携手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为实现集团新能源事业于2025年实现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战略规划目标而不懈奋斗。
在密集拜会光伏企业之前几个月,李亦伦拜会的光伏企业高管只有隆基股份副总裁李文学和中天科技董事长薛济萍。
其他则是风电装备的龙头。
事实上今年进入6月之后,华润电力、三峡新能源、中广核等一众央企的领导都密集出访风电设备龙头企业。
比如,6月28日,华润电力总裁唐勇在华润大厦会见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6月24日,明阳集团董事长兼CEO张传卫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座谈;7月14日至15日,张传卫分别拜访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华能集团总经理邓建玲和大唐集团董事长陈飞虎......李亦伦则几乎将主要的风电整机商都走访了一遍。
7月9日下午,李亦伦会见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
8月5日上午,李亦伦带队拜会远景科技集团,会见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一行。
8月14日上午,李亦伦在广东省汕尾市会见明阳智能执行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张启应。
9月1日下午,李亦伦带队拜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满昌一行。
9月2日下午,李亦伦带队拜会东方风电董事长、总经理贺建华 ;9月11日下午,李亦伦会见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
仔细分析李亦伦与各家风电企业交流的内容,核心只有两个:一是保质量保供应保交付;二是十四五的合作。
比如,李亦伦会见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时,希望金风科技全力保障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中广核新能源保电价项目设备交付;二是秉承重质量重服务的企业理念,针对存量项目设备质量问题研究制定根本性解决方案;三是对后期平价、竞价、大基地等项目合作要提前布局,探索共赢发展的新路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11日,在中国广核集团新能源业务领域2020年供应商大会上的消息,2020年中广核的境内新能源业务将有超过400亿元的采购投入,与50多家供应商全面深化合作。
其实,所有能源电力央企的领导都很忙碌,特别是今年,不只广核的李亦伦,包括国网、南网、五大发电等等企业的领导,今年都为新能源的发展突破各有奔忙,除了拜会新能源龙头企业,还出差到全国各地,与地方政府与官员沟通交流,加深与拓展合作。
中广核领导的密集出访,以及这家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野心勃勃,仅是能源电力央企进击新能源的一个代表和缩影。
根据中广核的数据,截至2020年5月底,中广核境内新能源总资产达1947亿元,净资产588亿元,在运装机总容量2054万千瓦。
到今年年底,在运装机总容量将突破2400万千瓦。
按照广核的计划,按照新增投运容量保持每年300万千瓦以上的发展速度,到“十四五”末,中广核境内新能源在运装机总容量将突破4000万千瓦。
从去年至今,央企、国企在新能源领域动辄数十亿、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资手笔,让很多“手头很紧”的民营光伏企业“瞠目结舌”。
其中,包括“五大四小”在内的电力央企明显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入。
国资的进击和渗透,必将对光伏行业现有的竞争格局产业巨大的影响。
从更长期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十年前,“五大四小”的风光新能源(部分企业还含有部分其他新能源品类)的装机容量只有2539万千瓦,十年后,截止2019年末则达到了16298万千瓦,十年时间增幅达到惊人的541.91%。
2020开始,各大发电集团开始了新一轮的“跑马圈地”,争相“牵手”地方政府,传统西部资源富集省区以及中东部具有海上优质资源的地方均成为各大集团争相“结盟”的对象。
至今,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等公司累计签署的风光储项目达到数千亿元。
十年火电装机容量变化十年水电装机容量变化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黑鹰光伏,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