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电股份电机事业部风力发电机车间金工班的李勇,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也是一名技术能手、更是一名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的“工匠”。38岁的他从事数控落地铣镗床工作已达10多年,去年11月,李勇代表公司参加第九届全国技能大赛湖南区选拔赛,荣获五轴联动加工技术(职工组)三等奖,获“湖南省技术能手”称号,同年被授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攻坚克难 有好办法
在某电机机罩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体积小、加工精度要求高等难点,该产品的金加工成为了一块难啃的“骨头”。困难当前,李勇带着金加工小组迎难而上,他发现普通的工装夹具满足不了精度的要求,影响了产品的生产进度。
于是李勇带领着团队加班加点,寻找工装夹具的改进方法。他反复观察转轴图纸,不停地翻阅资料,利用多种绘图软件,设计出简易的T型工装,从而实现了高精高效的装夹方法,使产品得以顺利交付。
特别是李勇在参与5.5MW、6.45MW风力发电机等重点项目中,他多次创新改进,不断利用多种加工工艺、加工方案,有效地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实现了重点产品制造一次送检全部合格,并带头制定相关的工艺标准,统一加工方案。
每当进行一项新产品试制,李勇都会手把手地带领团队完成产品的关键控制点,项目完成后,他又会亲自指导与总结新工艺方法。在日复一日的反复锤炼中,李勇自身技能不断提升,也带动了一批批青年骨干快速成长,积极地投入到项目的攻关中……
创新创效 有金点子
改进镗刀节约刀具成本15万元,提高某电机机座加工效率节约生产成本36万元……翻开车间的创新项目记录本,其中很多都有李勇的名字。
李勇总是善于在工作中发现和抓住创新点,熟悉他的同事都知道,只要李勇在生产现场开始低头琢磨,便是在酝酿他的“金点子”。
一次,李勇看见同事小郭正在焦急地等待给电机踏脚板划线的班员,李勇上前询问后,得知负责划线的班员比较少,加之生产任务紧张时,增加了等待划线的时间。
李勇想,如果能有一套划线模具,让所有班员都能自己给踏脚板划线那该有多好。
于是他和划线班员进行沟通,马上动手制作出一套踏脚板划线模具,在试加工中反复论证后,最终使班员们都能独立地操作该工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通过在工作中点滴积累,与动员班组全员参与改善活动,李勇完成了多项课题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去年,在创新活动中,他参与的课题《海上风力发电机批量制造效能创新》荣获集团公司一等奖;由他主持并参与的QC课题,更是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优秀QC活动小组”荣誉称号。
END
供 稿 | 崔 彬
编 辑 | 万里琼